鸿胪寺少卿叶知瑾叶大人嫁女儿,近百宾客盈门道贺,鞭炮声响彻云霄。
八抬大红花轿从正门出府,一百二十八抬嫁妆队伍长长地跟在后头,陪房、丫鬟……从头到尾细细数算,竟有六十六人之多。
几个眼尖的看出那些不是普通下人,瞧她们的行止、气度、表情……有人私下猜测,应该是从宫里出来的人。
不过是嫁个女儿,怎么搞出这么大排场?何况几天前,大伙儿还以为这场婚事定要黄了呢,哪里晓得,出乎意料,婚事没断,热闹更盛。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呐?
唉,说来话长。
叶知瑾不过是个从六品小官,家里嫡女五个、庶女七个,眼下这个出嫁的名唤叶霜,虽是挂在嫡母名下,可知根底的,谁不知她是小妾所出。
怎么说都是婢妾所出,倘若低嫁还有机会当正妻,但要是对象不差,能当个侍妾就算顶天了,然而不管是高嫁或低嫁,嫁妆给个十六、三十二抬,人人都要夸一声嫡母大方了,怎会有今日风光?
理由是,叶霜嫁的不是别人,而是德王世子。
先来说说德王府吧!
已经过世的老德王爷是当今皇太后的亲弟弟,昔年从龙有功,先皇下旨封为王爷,给邑田,享朝廷供奉。
老德王爷秉性恬淡,不以功名为念,虽然与皇帝姊夫情谊深重,却不得寸进尺,不像一般外戚要钱又要权,反倒在帝位渐渐稳固之后,交出手中兵权,不再涉足权势之争,只在朝堂兼个闲职,每日以观花种竹、酌酒吟诗为乐。
先皇过世,他上奏新皇,让独生子卫锌承袭爵位,从此过着闲云野鹤的退隐生活,偶尔领着长孙进宫与妹妹闲话家常,倒像一般人家的兄妹。
只不过卫锌与父亲不同,他有野心,对于权势名利汲汲营营。
未袭爵前,有父亲压在头上,他处处隐忍;袭爵后便放开手脚,想尽办法往上爬,心底想的、脑子里盼的,是皇帝身边的宰相位置。
当年,一句“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被当时仍是皇子的新帝看上,纳入羽下。
新帝登基,对卫锌颇有倚重,他亦竭尽全力,助皇上扫除朝堂障碍,成为得力的左右手,之后官越做越大,朝堂势力也越拓越广。
卫锌二十岁得皇太后赐婚,娶王家姑娘为妻。
那是个贤良温顺的好女人,可惜福薄,生下嫡长子卫昀康之后因难产而亡,王氏过世不久,皇后见机,立刻从自己娘家挑选堂妹左氏嫁进德王府,从此左氏、卫氏连成一气,彼此互为助力。
左氏福泽深厚,肚子争气,嫁进德王府,三年内接连生下两个儿子之后,经过几年又得一女,三人均教养成才。
长子卫昀贤、次子卫昀良都在十六、七岁考取进士,入朝为官。
朝中有人好办事,他们的祖父是先皇的好兄弟,父亲又是当今皇上的左右手,两代人脉,多方经营,年纪轻轻便是四、五品官员,前途指日可待。
左氏的女儿卫芙是京城第一才女,写诗填词、琴棋书画,样样擅长,德王和左氏早有计划要送她进宫,嫁予太子,如此一来两家亲上加亲,左氏与卫氏从此在朝堂的地位亦能屹立不摇。
左氏的儿女各个能耐,相较之下,王氏所出的嫡长子卫昀康就……唉,让人扼腕。
当年新妇进门,老德王爷体贴,知悉继母难为,动辄得咎,便把孙子带在膝下教养。
卫昀康样貌好,五官长得比女子还要精致,有人说他和皇太后年轻时有八成像,因此打小便得皇太后宠爱,三不五时命人将他接进宫里住上个把月。
然而卫昀康不光长着一张好脸蛋,那颗脑袋才叫值钱。
他早慧,学什么都快,老德王不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