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半年的时间悄然而过,繁忙的夏收结束后,安妮试种的几百亩棉花也迎来了大丰收。     枝头上一朵朵雪白的小花朵,白白的,软软的,看着就让人感到温暖。     跟耕种时一样,采摘的时候,安妮也是雇佣了大批的人工。     不过,这次的雇工跟上次不一样,基本上全都是男人。     倒不是安妮不想雇佣女工,而是方圆几十里的女人们,绝大多数都成了毛纺织作坊的工人。     她们每日都要忙着干活,工钱很多,根本腾不出时间来给清泉观打零工。     但,即便是招收的男工,安妮也做了规定:优先录取毛纺织作坊女工的家属,以及道元班学生的家人。     安妮要逐渐给那些男人一种感觉,她之所以雇佣他们,不是因为他们能干,而是他们幸运的有个好妻子、好女儿!     安妮也要让那些被男人、被世俗压制了多年的女人们认识到,她们不比男人差,她们足够优秀,连家里的男人都要沾她们的光!     事实上,安妮的这种举措效果很不错。     不知不觉间,清泉观周遭、乃至整个京城的女人地位都有了提升,男人们也不再那么高高在上,看不起女人。     相反,很多男人都暗自庆幸,幸好在自己有个好娘子,不但能给家里赚钱,还能帮他们找到好工作。     采摘棉花很辛苦,但清泉观足够大方啊,每天给了十个铜板的工钱,还包一顿午饭。     免费提供的饭食也不是清汤寡水的米粥或是野菜窝头,而是真正的大白馒头,每餐饭里还有荤腥。     要么是一块肥嘟嘟的五花肉,要么是香喷喷的鱼,那菜色,简直比他们平时过节吃得还好啊。     很多人都觉得,就算清泉观不给工钱,单冲这伙食,他们也愿意给清泉观干活!     忙碌了半个月,几百亩棉花全都采摘完毕。     安妮提前写信给万年长公主,请她帮忙找了几个擅长处理棉花的当地老农。     万年长公主对于安妮的事,很上心,还不等棉花成熟,便提前把人送了来。     安妮让那些老农领着一众雇工,处理棉花。     待棉花处理完毕,安妮便又成立了一个棉纺织作坊。     棉纺织作坊也对外招收雇工,待遇与毛纺织作坊相同。     这次,连京城近郊几个县城的女人都听到风声,纷纷跑来报名。     安妮命人经过筛选,第一批选了二百名。     这些女工有了高薪稳定的工作,直接把家都搬了来。     因为安妮还发了话,表示清泉观名下还有好几个农庄,农庄需要人打理。     而雇工优先雇佣作坊女工的家属。     左右都是给人当佃农,还不如给大方的明镜观主干活呢。     等自己在清泉观站稳脚跟,日后有了孩子,也能在清泉观兴办的学堂读书。     一家人有了收入,孩子又有了前程,哪怕背井离乡,那些穷怕了的贫寒人家也愿意!     清泉观所在的无名山,因为两个作坊和道元班的新建,引来了几百上千的家庭。     这些家庭聚居在了一起,竟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的小镇。     小镇因为清泉观而存在,所以很多人直接称呼它为“清泉镇”。     那些商贾们闻风而动,也纷纷在清泉镇摆摊、开铺子。     一时间,曾经僻静的小山区变得无比热闹、繁华。     每日里都有一辆辆的牛车穿梭于小镇之上,黄泥土地上压出了深深的车辙印儿。     整齐、干净的街道上,商家吆喝声、孩子们的玩闹声、老人们讨价还价的声音交织在一起,让人有种置身东西二市的错觉。     至少前来探望阿妹的安政,看到外面的景象后,不禁有些诧异:“这里就是无名山?”     所谓无名山,就是没有名字。     为何没有名字?     还不是因为太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