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铎的确已经尽力了,在全军断粮的情况下,任何战略、权谋都是徒劳。他几乎是在以一己之力,将逐渐涣散的军心又给重新凝聚了回来。至于方法,非常简单:将士们断粮,他也断粮。
身为三军主帅、巴郡最高长官,有点私人的食物储备并不算过分。但杨铎却不同,他不仅仅将自己在江州家中的所有存粮全部拿出来充了军,还在城中的木料、石料紧缺关头,带头将自家的宅院给拆了补充军辎。面对强敌,他能站在第一线,与将士同进退;面对困境,他也从不搞什么特殊化,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从断粮的那一天起,他连半句鼓舞人心的官话都没说过。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所以断粮至今,有的蜀兵都快要饿死了,也无一人做逃兵。
但气节归气节,打仗的事还是得另说。要真活活饿死在这儿,那实在是太憋屈了,说出去也不好听啊。杨铎下了退兵的决心后,便开始在暗地里加紧准备了起来。眼下第一要务,就是瞒过世军的眼线。城外遍是世军巡哨,全方位无死角的监视着江州城里的动静。而从断粮至今,城中除了那次炖马肉,已经很久没有炊烟飘起了,这很容易让城外的世军起疑。为了打消世军的疑惑,杨铎让各营蜀兵在饭点的时候,将木头、杂草、石块等东西放进大锅里拿水煮,虽然不能吃,但只要能起烟就行了。
这个骗术成功的瞒过了世军的眼线,城外山上的萧平见城中炊烟袅袅,急忙将这个情报送到了主营慕容函手上。此时慕容函见城中数日不见炊烟,早已起了疑心。但在得到萧平的密保后,慕容函顿时不淡定了,急忙亲率一队人马爬上山。他倒不是不相信萧平,而是这个情报关乎到整个战局的走向,容不得他大意。
在饭点,慕容函在山顶上望着城中袅袅升起的炊烟,才不得不相信这一事实。
蜀军并未断粮,却坚守不出,如此视世军如无物,这让慕容函不得不开始胡思乱想了。就是这么一迟疑,使得慕容函没有敢放手去追击。最终,为杨铎争取到了两天的宝贵时间。
而对杨铎和已经濒临崩溃边缘的蜀军来说,两天,足矣。
兵贵神速,退兵也得要速度。事实上现在蜀军也没什么好收拾的,扛着兵器跑路就行了。但现在的蜀军十分脆弱,若是世军反应过来,派铁骑追击的话,那这十几万人非得交代在半路上不可。唯一可行的方法,就是按照孟轲信中所说,留下一些老弱病残守城,为大军争取撤退的时间。
这是一个异常艰难的选择,特别是对杨铎这个爱兵如子的将军来说。他觉得将士们应该知道内情,于是,他在城中校场上召集起了三军将士,沉痛的宣布了这一消息。
不出所料,杨铎话音刚落,便如同一石激起千层浪。手脚健全的蜀兵脸上闪过一丝庆幸;身上挂彩的则是一脸绝望。但不管他们心里怎么想、嘴上如何抱怨,在最后,还是心甘情愿的服从杨铎的安排。在经过一番“精挑细选”后,杨铎选出了两万名蜀兵,作为大军撤退后的江州守卫,美其名曰:断后。
至于撤退路线,杨铎也确定好了。慕容函的战略布局他没怎么费劲就看穿了。既然他那么想让自己出城,自己就随他的心愿吧。
江州断粮第十天,尘封已久的江州大门突然洞开,十万蜀军迅速出城集结,浩浩荡荡的望北而去。
得知这一消息的慕容函高兴的差点蹦起来。在探明江州城内蜀军仅剩数万人之后,慕容函立刻下令:攻城!
先前十几万蜀军守城,都差点让世界给破了城,现在就几万人,还怕你不成?当然了,北上进攻垫江的慕容德也不能不管,在攻城前夕,慕容函还调了五万人前去追赶蜀军,以防慕容德的六万兵马里应外合不成、反被包了饺子。
率领这两万蜀军的正是蜀国大将夏之郃。这位老兄运气实在是不怎么好,先是在临江落了一身的伤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