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意。襄阳世家们从梁何都开始,就没过过一天好日子,现在杨铎来了,他们本以为能翻身了,结果杨铎对他们也不怎么感冒,一心扑在民政上。时间久了,老百姓日子是越来越好过了,但士族们的日子却是越来越过不下去了。现在见世国的使者居然主动找上门了,纷纷大喜过望,争先恐后的向使者诉苦,并把胸脯拍得一个比一个响:只要世皇来荆州,他们愿倾家荡产,以支持王师。     使者笑着听完了所有人的”保证“,并许诺一定会把这些话带回朝廷。众人散去后,使者洗了把脸,整理了下衣服,便准备去见杨铎了。     杨铎那儿并没有什么好谈的,翻来覆去就两个字”误会“。至于什么误会,说实话杨铎自己也不知道。作为一名将军,他混到现在杀得人多了去了,你要叫他从这茫茫人海中想六个人出来,也有点难度。但使者却只是点头,点头,再点头。一句话也没说,最后只是留下了一句”下官定会如实专报世皇“,便再无下文了。     杨铎很失望,在他看来,这个人就是来混的,看来自己有必要再专门派一个使者,去长安和世皇解释清楚。毕竟世国的实力摆在那儿,杨铎虽然不惧,却也不愿意在这种时候给自己的国家找麻烦,所以杨铎心里想的,是折点面子赔点钱,多少把这件事给糊弄过去就行。     末了,世国使者突然又提了一个奇怪的要求,他想去面见楚皇。     这个楚皇,当然不是梁何都。而是杨铎入城后,为了安抚民心,扶植的一个傀儡。他是梁何都的三子,名叫梁桓,此时正被杨铎软禁在后宫之中。     你为什么要见他?杨铎顿时警觉了起来。     无他,只是见一面即可。见完,就出来。     毕竟是他国使者,而且如果自己硬拦着不让见的话,很有可能就会落下把柄。再思虑再三后,杨铎十分勉强的点了点头:好吧,但只有一炷香的时间。     这是一个让杨铎悔恨终生的选择。     长久以来,杨铎都是一个很有自信的人,他觉得凭自己的能力,不说冠绝天下,起码也能算得上一流之巅。但这一次,杨铎却失算了,慕容皓派这个使者来襄阳的真正目的并不是谈判,而是准备再将他一军。杨铎终于走错了一步棋,关中军队的调动早有探子报告给他,但杨铎却错误的以为世军这是在做样子,目的就是威吓自己。然后再派一名使者前来,要钱要粮要补偿。     开玩笑,关中几十万大军都开始调拨了,做样子?做样子需要这么多人吗?     使者在见过杨铎的第二天白天,就独自爬上了城墙,在众目睽睽之下,整理好衣冠,面色肃然的往北而拜。然后,便从城墙上一跃而下。     襄阳是荆州首府,其城墙高不可攀,从这个地方摔下来,毫无生还的可能。     事情大条了,这是杨铎得到消息后的第一反应。而他的第二反应就是,立刻封锁襄阳!绝不能让消息走漏!     但很快,第二个不好的消息传来了。蜀兵在这个使者身上,搜出了两封迷信,其中一封,是使者的自述,其中详细的讲解了杨铎是多么的无礼,面对他国使者不仅骄横,还屡屡出言威胁,大骂世皇,态度极其恶劣嚣张,并当着世国使者的面,放出狂言,五月之内,攻下长安!     杨铎听完内容后头都大了,苍天可鉴,以上所有事情他一件也没做过啊!但杨铎同志不要急,相比第二封密信,第一封只能算是开胃菜。     第二封,是楚皇梁桓的密诏。     密诏中,梁桓痛斥了杨铎的暴行和无义,并将自己长久以来被软禁的痛苦全部写了出来。在最后,梁桓还甩出了那个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事情:杨铎才是杀害梁何都的凶手!     同一件事,慕容皓说起来没有用,但换了梁桓,就很有说服力了。     杨铎终于感到一丝恐惧了,他脑海中浮现出了那个面色波澜不惊的使者,他这才反应过来,原来从他一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