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的房间里全都亮起了灯,而且还有了阵阵读书的声音。
一听这声音,我一下子就没了睡意。那些几年之前学过的子曰诗云什么的东西全都一股脑儿的进到我脑子里,闪个不停。
门吱呀一声推开,王公公朗声喊道:“晋国公主到。”
一进去,映入眼帘的便全都是人。学堂里面黑压压的坐了满满当当。王公公一喊,那朗朗的读书声就都停了。
这些人中有些是我的皇兄,有些是我的皇弟,还有些是我的表弟表哥,还有众位大臣的公子。但是他们当中有正式封号的很少。而我,作为萧晋王朝皇帝唯一的嫡女,早在一出生就被敕封为晋国公主。父皇以我们晋国的国号来作为我的封号,在当时据说引起群臣一片反对。
但是为了我的母后,父皇硬是力排众议,把我封为晋国公主。母后含笑九泉,我也在当时就名满天下,不过真正见过我面貌的没有几个。
这些人中,除了和我走得比较近的七哥八哥还有太子,再有十七十九他们,其他的甚至连亲弟弟都没有见过我几面,更不消说那些大臣王爷的公子了。是以他们此刻都用一种十分好奇的目光打量着我。有几个更甚者,坐在后面,还歪着头踮着脚尖往我这边看。
我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自己来得竟然是最晚的一个,这架子够大的,还说什么“驾到”,其实我根本就是太普通的一个学生。我站在那里,尽量和蔼地露出一个微笑:“诸诸位哥哥姐姐弟弟妹妹们早。”
刚说完我就在心里骂了自己一句,怎的突然小十九附体了,变得结巴了?而且这里只有男子,哪里来的“姐姐妹妹”?那一刻我真想找个洞钻进去。
正在尴尬,突然听见一个老迈但洪亮的声音从身边响起:“微臣翰林院编修正二品堂上官殷仲文参见公主。”
我闻声一转脸,就看见屋子当中,站着一个瘦瘦高高的老者,胡须尽白,面色清癯。我的心一下子纠了起来。这怕不就是十七十九说的那个殷仲文老先生么?天哪,我方才居然没有注意到他老人家!
堂下忽然又响起了一个弱弱的声音:“邺郡王之子萧国政参见公主,公主千岁。”
我又转过头去,原来是在桌上读书的这些少年们喊的,我还没看见是哪个少年说的话,就听见好多人都站起来向我弯腰行礼——他们都是品级比我低的,所以见了我要行礼。方才之所以没有动,就是因为先生还没有行礼。现在先生行过礼了,就要到他们了。
我听着这一声声的“千岁”,简直头都要大了。
忽然,我在其中听到一个很熟悉的声音,虽然低低的,但我还是一下子就听了出来。我循声望去,果然在一大片人里看见了李承汜。他正坐在小十七的旁边,低着头。我心里忽然就高兴了。心想,你居然也在这儿,还不是得向我行礼么?
我说道:“免礼吧,大家都是兄弟姐都是兄弟,用不着这些虚礼。”这次机智了些,把那个到嘴的“姐妹”咽了回去。可是转念一想,说“都是兄弟”也是不对的,因为我一个女子怎么能和他们称兄道弟呢?但是话已经说出来了,也只能硬着头皮说下去。真是丢大人了。
这时候王公公又清了清嗓子,说道:“殿下,该向先生见礼了。”
“啊?”
“殿下,您是第一天入国子监,按照礼数应该行拜师礼。”王公公提醒道。
我恍然大悟,当初在上书房念书的时候也向大学士行过礼的,我怎么给忘了。于是跪下来。拜师是要行大礼的,要五体伏地,磕头才算:“萧长安见过先生。”
那殷先生还是平平板板的声音,答道“起来吧”,我于是又起来。
先生道:“你最晚一个来,就坐到后面去吧。”
我“哦”了一声,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