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脚伤以后,苏秦还是第一次如此畅快的奔跑,看得在小河畔洗衣的七姑八婆们目瞪口呆,看这年轻人转着应该是一个作为读书人的士子,但完全和她们以前见到过的同样是读书人的儒家子弟不一样啊。     儒家弟子走路的姿势像一只优雅的鹅,而这人像一头疯狂的野鹿。     苏秦路过一片桑林,又有一群布衣裙衩的采桑女子咯咯直笑,有位女子手拍着装桑叶的竹篓,居然唱起山歌打趣道:     士子士子兮,何事匆忙?     急着回家兮,迎娶新娘。     士子士子兮,何事匆忙?     两手空空兮,难娶新娘。     她开口一唱,苏秦还没有做出反应,一群采桑女早已弯下腰,笑做一团。     苏秦脚步一停,冲她们嘿嘿一笑,故意叉腰喝道,“在下可不是两手空空,稍时骑着大马即来,把尔等通通娶回家!”     此言一出,采桑女子们更是笑得东倒西歪,差点从树上掉下来,之前那位给苏秦编歌的杏黄色裙子的女子又唱起来:     士子士子兮,大言不惭。     嘴上无毛兮,办事不牢。     苏秦老脸抽搐一下,落荒而逃,身后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笑声。     春秋战国时,百家争鸣,儒家礼教还没有在各国普及,那个时代的平民女子敢爱敢恨,尤其是齐国女子更是活泼彪悍。     苏秦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这个女孩子出口成歌,思维敏捷,聪慧伶俐,如果上山去和鬼谷先生学习游说之术,那一定是苏秦的劲敌。     苏秦一路小跑。     田间地头一片农忙景象。     前方渐渐出现了一个房屋颇为密集的村落,虽然此刻快到午时,但偌大一个村子只有寥寥几户人家升起炊烟。     这说明这里大部分人都是平民家庭,实行的是二餐制,中午都没饭吃。     想想刚才的洗衣妇和采桑女,勤劳一世,却依旧不得温饱,而士大夫阶层,五谷不分,每日有酒有肉终日饱食,苏秦心里有些愤愤不平,但现在又很无奈。只能寄望于日后自己做了六国之相,游说各国君主广施仁政善待百姓。     有一位驼背老翁,头戴竹笠牵着一头黄牛犊慢慢在前方走着。     苏秦快步上前礼一礼,“敢问老丈,请问布商姜家在村里何处?”     “啥?你说啥?”     那竹笠老翁一嘴拗口的齐国方言,对苏秦摇头摆手的根本听不懂。     苏秦苦笑,自己讲的是雅语,相当于现代的普通话,而雅语只在各诸侯官场和士子商人间通行,乡野平民只懂方言。     “多谢老丈,叨唠了。”     苏秦又施了一礼,正想找别人问去,身后突然传来一个声音:     “这位士子,你要找谁家?”     这声音很熟悉,音色如黄鹂一般动听,苏秦一转身,赫然正是之前那个编歌打趣自己的那位杏黄色布裙的采桑女子。     “布商姜家。”苏秦道。     这女子能说出一口流利的雅语,看来不是寻常人家的子女。     采桑女低头一笑,一拢被风吹散的发髻问,“你找他家,所谓何事?”     “借马。”     “什么?士子之前所谓骑着大马娶我们,原来这马是借他家的?     对方说着,弯腰笑个不停,抬起头开口就唱:“士子士子兮”     “姑娘,姑娘,”苏秦急忙伸手制止,“咳咳,之前开个玩笑,请勿介意。”     他一脸尬笑,怎么这个女孩子一言不合就开唱呢,太彪悍了。     “敢问姑娘,你可知道他家?”     “跟我走便是了。”     那采桑女子嫣然道,拎着竹篓径自向前带路,苏秦在后赶紧跟上。     在路上侧脸看看她,才发现这女子居然长得很漂亮,鹅蛋脸,柳叶眉,一笑嘴角露出两个诱人的小酒窝,最耐看的还是她那一双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