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好相处得很。

    “大山,那米线好烫,不能空手去端,得用盘子,只是每碗汤汤水水,又烫又沉,你来帮忙端。”

    苏岳一听,“我去!”

    杜大山早已经迈出了堂屋,“苏先生您坐,马上开饭!”

    杜大山臂力很大,一口子将四碗米线轻松端了进来,而杜芊芊跟在身后拎着个茶壶箩,就是普通的那种,茶壶嘴直接露在外面,不过里头的鹅毛和蒲草都是刚絮的,堂屋里头也十分暖和。

    先一人倒了一杯茶,汤色嫩绿明亮,芳香清纯,苏岳端了凑到鼻底闻了闻,这清香怎么和桌上的面饼很像啊?吹一吹凉,呷了一口,鲜甜醇和。

    嗯?这是什么茶?好似没喝过,抬头问杜芊芊:“这是什么茶?”

    杜芊芊笑着将茶壶盖打开,苏岳低头一看,原来是松针。滚水中的松针舒展挺直c色泽翠绿。

    “这法子倒巧,你是如何想来?”苏岳对这松针茶很感兴趣。

    “松针也能入药,祛风活血还能明目,咱们今儿应个景,吃松香面饼c喝松针茶。”

    刚煮好的米线仍旧在碗里“咕嘟咕嘟”冒着鱼眼儿一般大的泡泡,松香围绕,安安在旁边手里举着个白嫩嫩的水煮蛋在啃,氛围很好。

    其实一般这种大年节的,举筷子之前都会唠上几句,比如说上几句吉利话,或者哪怕家常的唠嗑儿式也来上几句,什么“今儿大寒了,咱们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好好儿吃上一顿”这种,可是苏岳的身世经历特殊,杜家几个人怕明明好意特地请苏岳过来,最后反倒平白惹他伤心,好心办了坏事,因此谁也不提这个茬,打算直接动筷子开吃。

    倒是苏岳,他又不是石头缝里头蹦出来的,这些个习俗自然知道些,他举起茶盏:“我有云泉邻渚山,山中茶事颇相关。大寒山下叶未生,寒山中叶初卷。”

    杜大山和季桂月都有些不知如何应对,这怎么还吟上诗了?杜芊芊就有些想笑,苏先生知道这些习俗不假,就是他并不知道这农户家都是如何说的,只照着自己的习惯用诗句起了个头。

    苏岳继续:“今儿个是大寒,蒙盛情相邀,又得了这么好的茶,我以茶代酒,谢谢大家这些日子的照应。”

    文绉绉,却毫无卖弄之意,言辞十分恳切,杜大山和季桂月的那份不自在即时消散了去,与杜芊芊一起端起了茶盏,几个人一同饮了一口,安安在一旁看到大家都举杯喝茶,只自己没有,也着了急,

    “我也喝!我也喝!”

    白嫩的手对着几个人直抓,看得大家伙儿乐了,季桂月将自己的茶盏凑到了他嘴跟前抿了一口才罢。

    接下来就是“呼噜噜”吸溜米线的声音,听着就让人流口水。紫白黄红四色兼备,血旺酥嫩鲜香,咸中俱辣,汤鲜可口。

    苏岳吃到过瘾之处,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妹子,可还有辣子?再加点儿!”

    “有!”杜芊芊递上花椒油和二荆条做的辣椒粉,苏岳二话不说,一匙撒进碗里,米线裹着红彤彤的辣椒粉,汲取了麻重于辣的花椒油,吸溜进嘴里,麻和辣蜇地舌头一激灵,甭提多痛快了,脑子里想着,真辣!可握着筷子的手有它自己的主意,下一筷子的米线已经送到了嘴边。

    一筷子接着一筷子,一直将碗里吃见底才罢,几个人都吃得浑身冒汗,米线吃完,来上一大口的松针茶,大冷天里实在是好不畅快。

    门外径响起急促的马蹄声的时候,杜家堂屋里正吃得热闹着。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