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鬼,名叫小六,他是家里的第六个孩子,汉族。乾隆年间人,本是官宦子弟,但倒霉催的赶上了文字狱,这本来也没什么,满清时文字狱大兴,光是乾隆一朝,文字狱的次数就多达三位数。乾隆在位也就六十年,每年都要搞几次文字狱,牵连都不小。但只要够谨慎,那么不是太倒霉,还是能没事的,小六的家庭属于倒霉催的。
乾隆四十三年,已故扬州举人徐述夔所著的《一柱楼集》有“大明天子重相见,且把壶儿搁半边”、“明朝期振翮,一举去清都”等句,被认为有灭清兴明的意思,一场文字狱就此掀起。脸曾经备受乾隆宠爱,死后追封太子太师,赐谥文悫,入贤良祠祭祀的沈德潜都因生前在书中为徐写传而受株连。乾隆大怒之下,亲笔降旨追夺沈德潜阶衔、罢祠、削封、仆碑,沈氏所有荣华顷刻之间化为泡影。跟个死人都能这么较真,何况尽管什么都没做,但与徐述夔沾亲带故的小六家,尽管那得是八竿子才能打得到的沾亲带故,但这不妨碍乾隆将小六一家给收拾了。介于只是八竿子才打得着的沾亲带故,因此没被满门抄斩,也没被戮尸示众,只是全家老小流放五溪之地。
从北京跑鹤城来,还是在两百多年前的那个年代,并且是步行(坐车是官员的待遇,被流放的罪人没这种高级待遇),小六没死在半道上,而是坚持到了这里才在这里因为水土不服而挂掉,着实让我吃惊,孩子你生前身体不错啊。
小鬼死了以后,他家里人还要继续往走,只能将他草草葬在了最近的山头,也就是如今这座。死了之后不知为何没有被无常勾去投胎,而是一直徘徊在这里,直到如今。
和尚,法号常和,成化年间人,成化十六年追杀一只杀人如麻的半妖来到鹤城,没能干掉半妖反倒被半妖给干掉了,同样死后没有无常来勾魂,一直徘徊在这里。
我随口问了一句:“什么半妖这么生猛?”我感觉得出来这和尚身上佛法造诣不低,显然不是一般的和尚,生前修为估计不浅,这样的和尚,无常便是勾了魂也不会强押他去投胎,金光闪闪的,修为太高,一碗孟婆汤下去能不能忘干净还不一定呢。最重要的是,对于修士,死后是可以选择是否立刻投胎的,倒不是特殊待遇,而是地府缺乏能打的公务员,只要愿意加入,可以不去轮回,不答应脑袋上打洞丢六道轮回里。
“那半妖名尘寰。”
我默然,这名字真耳熟。“他干什么伤天害理的事了?”
“灭一家道观一百零九口人,灭三户人家一百九十七口人。”
我:“”早就知道尘寰的过去不怎么洁白,但这过去也忒凶残了,回头还是看紧点吧,不然真出了什么灭门惨案,我哭都没地哭去。
苗女,北宋年间生人,绍圣五年在鹤城遇到了一个俊俏的士人,上演了一出一见钟情的戏码,士人跟她说,待他科举及第就回来娶她,然后想当然的一去不回,也可能是后来回来了,不过回来得有点迟,因为苗女在他走后的第二年就因为采药时被毒蛇咬了一口,挂了。因此不管人回没回来,反正苗女是等到死也没再见到他,直到如今也没见着人。
我注意到梁小姐的表情极为复杂,理解,这都三个年代了,这地简直就是乱葬岗,还是夸年代的。若是人死,魂也去轮回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那房子修建在乱葬岗上头,也不是不能忍,问题是,看如今这架势,我估摸着,所有死在这或埋在这的人,哪怕尸骨都烂成泥了,亡魂也没跑,一个不落的留在了此地。
继续,那几个穿着甲胄的士卒是先秦时的秦昭王时的人,周赧王三十五年,秦国从巴地的涪水南下,翻越岷山山脉、摩天岭山脉、云贵高原,出其不意地攻到楚国后方黔中之地,打得非常激烈。之前有人在这里看到的止戈作战的军队就是先秦时的秦人与楚人,这两队在这一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