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邹鹏看我一脸差异,笑着对我说道:“这里陈列的这些武器,是我用了十年的光景辛苦收集和锻造而来的,可以说这里面的每一件藏品对我来说都是无价之宝。”

    “比如这把苗刀,我是严格按照古苗刀的图纸去做的,虽然不敢说百分百相同,但是百分之十的相似度还是有的。”邹鹏非常自豪的给我讲解着。

    我听着邹鹏的解说一路向里走,忽然在一个架子面前站住,怎么都挪不动步子了。

    我深知自己不是什么练武的苗子,也不懂武术,按理说对兵器什么的应该是完全不感兴趣。但是我看着架子上的这把刀,一种说不出的感觉涌上心头,是震撼?是诧异?我不得而知。

    这把刀,刀身一尺有余,通体银白,刀身笔直,只有刀头以一个极其舒服的弧度打磨成了尖状。刀柄长度只有一手掌大小,通体乌黑,只有与刀身衔接处和握柄末尾用玉石镶嵌,乍一看像极了日本人才会用的肋差。

    “怎么?你知道这把刀?”身旁的邹鹏惊讶的问道。

    忽然身后传来黄凯的声音:“鹏哥他能知道什么啊,他就是一书呆子,怎么可能知道那么多武器的来历啊?”

    不知道什么时候黄凯来也进到了这见陈列室。一脸贱笑的来到我们身边,抬头看了看架子上的这把刀说道:“依我看这把刀是肋差对不对?”

    邹鹏不屑的看了一眼黄凯说道:“哼,不知道就别插嘴,没人拿你当哑巴。要知道,这把短刀虽不起眼,但却是我众多作品里最得意的一把。我也曾给很多人看过这刀,他们看到这把刀的时候都以为是我不想管他们所以随便拿出来把刀敷衍他们,却只有乙末兄弟的反应和那些人不同!”

    说罢邹鹏又回头看向我问道:“乙末兄弟,你可认识这把刀?”

    我看着邹鹏一脸急切的表情,有些没有底气的说道:“这把刀从外形看与日本肋差相似,却又与肋差不同。而唯一与之相近的”

    说到这我顿了一下,不敢继续往下说了。因为唯一与之相近的,是一把具有极大争议的刀,由于一直未曾出土过与之描述相符的武器,所以它的真实面目一直是个谜。

    邹鹏见我顿住连忙催促我道:“继续说,继续说”邹鹏一脸激动的盯着我,嘴巴笑的都要合不拢了。

    我看他这幅样子,好像我猜的不离十了便大着胆子继续说道:“唯一与之相近的,便是唐刀中的一个分支。据《唐六典》中记载:刀之制有四,一名曰仪刀,二名曰障刀,三名曰横刀,四名曰陌刀。而其中障刀记载只有一句:盖用障身以御敌。恰好符合这把刀的特性。如果我猜的没错的话,这是邹鹏大哥所仿制的障刀!”

    “哈哈哈!我就知道乙末兄弟有眼力。真是没有让我失望啊,黄凯,你多跟乙末兄弟学学!人家这叫深藏不露。还说人家什么都不知道,打脸吗?我就问你打脸吗?哈哈哈”邹鹏兴奋的说着。

    听了邹鹏的话我连忙说道:“邹鹏大哥抬举了,我之所以知道这把刀,也纯属偶然,只因为曾采访过一位从事古兵器研究的教授,并有幸在他那里见到了他根据一些古籍记载所复原的一些唐刀草图。而有关于唐刀的知识也是那位老教授给我讲的。”

    邹鹏听完我的话之后满是惊愕的说道:“你说的是不是孙一鸣,孙教授?”

    听他这么说我也是一愣脱口答道:“是孙教授啊,怎么邹鹏大哥你认识孙教授?”

    “岂止是认识,你可知那孙教授,曾是我的恩师啊,而我也是他最疼爱的学生。他深知我喜爱冷兵器,曾将他大半辈子的研究成果与我共同分享。我这屋里绝大部分的武器,可全是得了孙教授的帮助与提点的啊。”邹鹏一边说一边激动不停的搓着手。

    见我和邹鹏才刚一见面,聊的就像是好几年没见的旧相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