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自从姬方下定了访遍名山,寻遍名师的决心后,他给巴族人定好日后的发展计划,就踏上了求仙访道之路。

    这一走就是一年多,后世传说中道教四大名山齐云山、武当山、青城山、龙虎山,佛教四大山普陀山、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他都一一拜访过。除了寻得不少个隐修的同道之人,那些传说中以这些名山为道场的天尊、菩萨,却是一个也没有踪影。姬方很不甘心,又踏遍九州其他地方,都是如此。

    一时心中不由怀疑:难道我来早了?

    他仔细一回忆,还真有这种可能。他现在已经闹明白了自己所在九州,是属于南瞻部洲的一部分,用如来佛祖的话来说,就是南瞻部洲之人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神仙菩萨也惧。这听起来有些一棒子把人打死的意思,如果真是这样的情况,佛道又为何在后世把主场设在了九州之地。要知在后世之中,齐云山供奉的是广援普度天尊,武当山供奉的是真武大帝,青城山供奉的是太上老君,虎山供奉的是降魔护道天尊。而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的道场,五台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道场。这无一不说明,南瞻部洲绝对没有佛祖说的那么不堪,否则佛道两家为合都争着要来九州之地圈地。

    只不过拿九州现在的情形来说,佛祖的形容于这战国乱世倒也恰当。

    如此一来可苦了姬方,这九州找不到神仙菩萨,他又到哪儿去拜名师去,积累这神话世界的第一桶金。难道让我去龙宫敖倩吗?虽说以龙宫的历史,哪怕已经衰落也有深厚的底蕴,提供姬方所需的道法知识。可让他去委屈自己,他又有些不情愿。他就不信,自己堂堂七尺男儿,趟不出一条路来。

    这一天,姬方正在茶棚中歇脚之时,忽听一个茶客绘声绘色地向另外几个茶客说起了一桩奇谈。“你们知道吗?就在前不久的东海边上,发生了一件奇事。有个猴子,不仅学人穿衣吃饭,还能说人话。”

    另外几个茶客一听,大为惊奇。“学人穿衣,还说人话,世上真有这么稀奇的事?你快给我们详细说说。”

    就听那人大乐道:“你们是没看见那猴子,见得一个夫子吃面条,竟然也拿起筷子”

    姬方一听,心说:这不是孙猴子漂洋过海去拜师学艺故事中的一段插曲,难不成我是在西游的世界里。要不我追上去,卖个人情,跟在他后面一起寻菩提祖师,拜他为师去。

    那菩提祖师法力无边,却只是在深山洞中隐匿授徒。足不出户却能精通三教诸子百家,会道字门的三百六十旁门,术字门的请仙扶鸾、趋吉避凶,流字门三教九流的看经念佛、朝真降圣,静字门的参禅打坐、戒语持斋,动字门的采阴补阳、攀弓踏弩等等,所学十分驳杂。

    而且在菩提祖师开讲大道时,能够“说一会道,讲一会禅,三家配合本如然”。仅从这些能够看出:菩提祖师是真的不拘泥于一门一派,兼容并包、百家皆通。事实也是如此,仅在短短三年的时间内,就教会了悟空七十二般变化,筋斗云等等。可以说这般兼容三教九流的神通,是其他神仙都难以望其项背的,即便是如来和太上老君,也只不过是佛、道两家而已。可以说,菩提祖师虽然名气不显,却属真正的高人,法力无边。

    同时菩提祖师虽隐居在西牛贺洲,却对于身为弱者的普通民众,也能传道授徒,很有兼济天下的博爱胸怀。这对姬方来说,无疑十分有利。

    从后世西游的故事来看,菩提祖师能甘于默默无闻,对身为强者的诸天仙佛,不肯同流合污,无疑又在表明他洁身自好,独善其身的情操。

    菩提祖师学习能力是如此的强,能将百家学说融为一体,又有着后世士大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胸怀。这不得不让姬方想到九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