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且说覃员外父子二人走到那段狭路处,员外正说:“此处,你好生走。”话音未落,忽见草丛中跳出一个人来,手持钢刀,几声大吼,顿时,父子二人大吃一惊。

    跳出何人,吼叫什么,暂且按下不表,而先说说其时原委。

    史载,中国古时各朝代,在山野乡间大道边,时有一种行当,叫做“断路”或“剪径”。五代十国时期,此行最甚。“断路”与“剪径”,实为拦路打劫。拦路打劫有大小之分。大的称为“断路”,多是占山为王的大盗,率领百十号小喽啰,守于路旁,当过往客商或行人路过时,大盗与喽啰们蜂拥而出,团团围住,道路前后,亦有喽啰把守,这“路”被“砍断了”,过往者,插翅难飞,只好俯首听命,乖乖献出所有钱财,所以,这种打劫,称之为“断路”。后来,应运而生,民间组建了“镖局”,过往客商便请镖局保护。于此,大盗“断路”能否成功,那还要看大盗与保镖者各自的本事了。小的拦路打劫,只是个把两个强人,窥藏于草丛之中,见有身单力薄的行人,便霎时窜出,抢其行李包裹,则曰“剪径”。大凡“断路”或“剪径”者,他们都有一套通用行话,那就是:“此路是我开,此树是我栽,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

    闲话少说,书归正传。

    却说那人,一跳出来,立即吼了上述四句行话,然后,举起钢刀,摆个门户,叫道:“快把包袱甩过来!”

    覃员外吃惊道:“此地竟然也有剪径的!”

    覃忽说道:“阿爸,不要怕,有我哩,正好试试我的武艺。”边说着,边已把扛包袱的齐眉棍绰在手中。覃员外知道儿子跟杨天豹学了武艺,有所能耐,也甚放心,但还是提醒说:“忽儿,你得小心。他手里拿的可是刀子。”

    剪径者见覃忽不但没有甩来包袱,而且还想反抗,于是火气上来,嗔怒道:“你们一老一小,我本不想伤害,是你们要自找苦吃,那就怪不得我了。看刀!”说罢,手挥钢刀,砍向覃忽。覃忽棍不迎刀,却把身子机灵一闪。那人扑了一空,用力过猛,脚未收住,险些跌倒。覃忽一看,知道剪径者本事不大,便不以为然。谁知,那人身手极快,立即稳住脚步,疾转身子,复一刀砍来,刀从覃忽耳边挥过,险伤覃忽。覃忽心中大忿,于是,故意卖个破绽,齐眉棍打向一边。那人见状,看准覃忽,又猛地一刀砍去,说时迟,那时快,只见覃忽棍法忽然一变,齐眉棍直奔那人右手腕。那真是四两拨千斤:未听见棍击声响,却听得那人“哎哟”一声,钢刀从手中飞出,砍在路旁一棵大树之上。那人连忙伸手去拔刀,覃忽乘势一棍,将其打翻在地。紧接着,覃忽举起齐眉棍,打向那人头颅。覃员外一看,急了,因为这一棍打下去,那人不死即残;于是大喊:“忽儿,住手!”覃忽听得父亲喊“住手”,连忙变换齐眉棍的路数,那棍不是打下,而是直杵那人胸膛。那人被齐眉棍杵着,动弹不得,挣扎不起,口里连连哀求:“好汉饶命,好汉饶命。”

    覃员外走了过去,说道:“你这个人,看来还只二十几岁,年纪轻轻,有手有脚,听你的言语,好像不是恶人,为何不做正事,却做如此勾当!”那人说:“老伯,我做此下作勾当,也是情不得已。”员外问:“有何情不得已?”那人道:“家有八十几岁的祖母,无人赡养,于是,我才想寻些不义之财。”覃员外说:“凡是剪径之人,被打倒之后,都会说,上有八十岁的老母或者下有无娘待哺的婴儿,谁信呢。”那人道:“我家离这里,只有三里路远,不信,你们放我起来,我引你们去看。”覃忽想:凭这人的手段,放他起来,料他无可奈何,于是,对覃员外说:“阿爸,我放了他吧。”员外说:“好,你放了他,我们跟他去看。”

    到了那人家里,果然是实。原来这人姓刘,名山,父母早亡,随祖母长大,今年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