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在太平年月,长乐乡王徐村那也是个好地方,这里的田地都是上等的好地,只要是风调雨顺的好年月,家家户户是不愁吃喝的,再说这里靠近京城,家家户户有个什么多余的出息也能拿到城里换些好东西,就是那没田地的人家,只要肯吃苦,上附近的荒山上砍柴也能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
可换了兵荒马乱的时候,这里也是最苦的,隋末时候京城成为各路人马必争之地,这京郊地界上光是盗匪就有好几拨,官匪勾结,为祸乡里,普通百姓根本就过不了安稳日子。
这几年倒是太平了,土匪都被官府剿灭了,就是有战事也打不到这里来。可前几年家家户户都掏空了老底,有的还欠着债,卖儿卖女都还不上,也不是一两年能缓过来的。
王徐村的村民算是幸运的了,他们卖地遇上了一个好买主,那就是平阳公主,卖了地还让他们种自己的地,只要交些租子就行。王徐村从名字上就可以看出,大多数人不是姓王,就是姓徐,不过徐姓是后来的。全村不过几十户人家,总共才几百口人。
最近王徐村的男人们见了面就要问一句:签了吗?然后有那已经签了的就拿出一张契约文书,有了这张纸,下个月就能去温泉别院史管事那里领二十只小鸡,谁签得早就能排在前面领小鸡,还不要花钱,等将来卖了鸡蛋再给钱就行,而且一只小鸡才五文钱,将来二个鸡蛋就够了,这么好的买卖上哪去找。
女人们在小河边洗衣服时都在嘀嘀咕咕地商量着要养几只小鸡,怎么给小鸡弄吃食,等将来卖了鸡蛋要怎么怎么的,可还是有那不放心的人会问上一句,这万一要是骗人的怎么办?
“怎么可能是骗人的,史管事可是个好人,往年大家受灾的时候没少接济咋们村的人,虽说好多人家的地都是卖给他们了,可人家收的租也不多,我娘家那边比这里多收二成呢!”王二狗家的立刻反驳道:“再说了,我可是听说了,史管事那院子里来了贵人,还是个公主,你说人家骗咱们什么?能有什么好骗的,这地都没了,就剩几张要吃饭的嘴了。”
王大牛家的忙接着说道:“这个我知道,那个贵人还是个公主,就是那个能打仗的公主,人家心好着呢。我听我们家大牛他三婶说,她娘家哥哥的女儿就在公主身边做事,前几天回来了,还带了好多吃的用的,还给她送来了一包点心呢,那可是城里人吃的好东西,咱们村见都没见过。当初他们家可是饿死了一个大儿子,才把女儿卖了的,眼看着这几年日子过得越来越好,要说人家公主没帮忙我还不信了。你看哪家卖出去的女儿还能回得家来的?”
这时有个妇人眼尖道:“小牛他娘,你也来洗衣服呢?”
“是啊,今天晚了,有点针线活没做完,赶着时间做好了才过来的。”
来人正是王大牛他三婶,小城的大姑姑。王大娘也找了地蹲下,把篮子里的衣服倒了出来,见旁边几个人都看着她,有些不解地问道:“怎么都看着我呀,脸上有花啊?”
几个妇人忙凑到一处围着王大娘问道:“小牛大娘,你娘家哥哥的女儿回来了是吗?”
这时王大娘明白大家伙想问什么了,这个事情她是有底的,小城那孩子私底下跟她说过了。再说这几年,虽然哥哥家不张扬,可那日子过得怎么样,她是清楚的,平常还时不时地接济自己家,要不然家里几个小子,就靠租来的几亩地哪里养得活。公主肯定是个菩萨心肠的人,见他们村人受苦,才想办法帮他们的。
“你们啊,都把心放肚子里吧,我可是听我那侄女说了,公主是发善心,想让咱们村的人过上好日子,这才想办法的。我听说城里还要开食店,到时候鸡蛋都会用一个好价钱收去的,绝不会亏了咱们。还有啊,我那侄女说史管事已经派人去买小母猪了,等买来了,只要是我们村的,每家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