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轻点声,这话万一被有心人听了去,连我也保不住你。你也说了官官相护,就算两江总督来了,也是偏帮巡抚的,没有下令拨粮定是有众多思虑,等过了八月十八乡试结束,他也就没有理由再压粮。”

    如是疑惑道,“如果他们不拨粮,我们就得自己想法子安置灾民吗?为什么朝廷都不过问?”沈文谚轻叹,“上报京城没有这么简单,受灾的中心是通州,得由通州知府集结各县将受灾情况统计并编辑成册,然后逐层上报。户部接到地方灾情后,再委派督查官员实地核查,根据灾情下发拨款拨粮的具体数额。”

    如是总结,“就是时间长,效率低。”沈文谚点点头,“对,历代甚至还有‘秋报夏旱’的情况,在朝廷看来如今扬州的情况并不算紧急,说的难听一点,没怎么死人根本就不会重视,赈灾重心还是会在通州。”

    如是有些头疼的抚了抚额头,抬头问他,“你怎么考虑?”沈文谚思索了一下,“我想等南京的消息,如果八月二十还没有动静,我就派人去浙江收购粮食。”

    如是点点头,“眼下也只能这样打算了,只是通州来的灾民曾提到过说有部分灾民往浙江的杭州湖州一带去了。还是别去浙江,去徽州,徽州与江苏接壤的县城收购就行,得早作准备。”沈文谚点头,“回去我就着手准备。”

    如是直了直腰摆手道,“你呀今天还是早点回去休息吧,什么事都明天再说。难得的中秋佳节跑来听你说些这么闹心的话。”沈文谚拍拍她的肩膀,笑道:“当初要不是撞上你去找师爷,我也不会得你一知己。我沈文谚也没有想到,有朝一日会与一位女子谈论官场事务。”

    如是耸耸肩,“我得回去了,不能让人家黄公子久等了。”然后转身走向黄公子,见到他正和王靖先相谈甚欢,“王叔,你们先忙吧,我带着黄公子附近逛逛去。”

    王靖先看着她点头,“你们也别太晚,早些回去。”然后走到她面前低语,“别往东面走,慕舒文今晚也来了。”如是惊讶了一下,追问他,“我特地换了男装,应该认不出我吧。”王靖先拍拍她的肩,“小心一些,省得麻烦。”如是认真的点点头,“王叔放心。”

    他们寒暄了几句,便辞别各自离去。回去的路上,两人并排走着,黄七却见如是老是东张西望,迈出的步子都有些小心翼翼的,有些好奇方才王师爷跟如是讲了什么。于是跟在她身侧拉回她的注意力,“秦小姐与沈大人可是亲戚,在下见沈大人对秦小姐你颇为照拂。”

    如是正留心路边经过的人群,就怕跳出来一个‘慕舒文’来,她可不想平静的生活被什么幺蛾子打破。听到黄七问她,她回过神来,“不是不是,我父亲与王叔是结拜之交,王叔也算是我义父,对我颇为照顾。与沈大人相交,那绝对是一个巧合,有一回我去找王叔,替王叔的一幅画题了一首诗,没想到被来找王叔的沈大人听到了,那幅画正是沈大人所作,当时我身着男装,沈大人对我一见如故。原以为在知道我是女子后会大失所望,没想到依旧将我视为知己。”

    如是停顿了一下,玩笑道,“黄公子可别误会,如是赚的钱来历清白,可没有官商勾结。”黄七爽朗大笑,“话都被你说了,黄某可还没说什么呢。”他话锋一转,“话说回来,沈大人官至五品,为官清廉,风采翩翩,品行端正,倒不失为一位可托付终生的良人。”

    如是停下来惊讶的望着他,“黄公子才来扬州几日便把沈大人打听的这般清楚,难不成家中有待字闺中的姐妹不成?”黄七一笑,“沈大人的人品扬州城的百姓口口相传,何须刻意打听,黄某是在为秦小姐打算。”

    他们正停在一座拱桥边,如是走了几步扶着桥栏,笑道:“那黄公子一定没听说沈大人有一位如雷贯耳的夫人。大家都说她是母老虎,善妒,把沈大人震得牢牢的不敢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