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笔建设经费。校长激动得不能自已,他发自内心地感激联欢会的筹办人员。而姜维涛适时出现在校长面前,声称联欢会由自己担纲,全程筹划的。于是校长将感激之情倾注到了姜维涛身上。
两人一阵聊天下来,姜维涛使出浑身解数,极尽奉承之词讨好校长,加上两人发现竟是同县老乡,校长又是个耳根子软,喜欢听谄媚话语的人。一天下来,引为至交。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自从校长和姜维涛相处在一起,他的为人做派,生活作风,工作理念等全然为之一变。
曾经,校长愿意与任何一名老师往来,而且善于听取不同的教学和学校建设思路。然而自从认识了姜维涛,他就不愿意待见任何人。姜维涛善于察言观色,知道校长心中隐藏的思想,也知道校长心中隐藏的。他同时也借机在校长耳边吹吹风,点点火,说这家长,道那家短的,坑苦了不少老师。一年以后,他升为副教授。又过了一年,他被提拔为系主任。
这是所有的教师所难以接受的,一个没有真本事,而只会靠吹吹捧捧上去的人,怎能服众?多数人敢怒不敢言,但也有人对这种现象嗤之以鼻,王邵阳老师就是其中的一位。
王老师和同事聊到这种现象的时候就痛斥道:“小人得志,对于一个学校的建设的可没有什么好处!”
同事安慰道:“消消气吧,人家毕竟是你的上司了,你又能怎样?再说了,人家可是有后台的人,我看,我们干好自己的事情就不错了。”
王老师愤愤地说道:“谁不知道他的后台是校长,依我看,这校长已经被人夺了心智,亲小人远君子,整天被人牵着鼻子走,都快与赵构比肩了。”
同事惊道:“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呀!”
王老师淡然道:“我王邵阳说出去的话,就不会随便收回,我可不会说假话,说漂亮话,更不会与谄媚之徒合流。”
同事惊讶得不知所措,害怕王老师又会说出什么惊世骇俗之语,急忙找了一个学术上的困惑将话题引开了。
这些话语还是进入到了姜维涛的耳朵里,他因此对王老师恨之入骨,经常给王老师穿小鞋。而且在校长的耳边,他又夸大其词地将王老师批得体无完肤。因此校长对王老师也自此心存芥蒂。
而王老师从来不会向权势低头,他最看不惯姜维涛这样的人,每一次姜维涛找茬,他都不卑不亢,着实让姜维涛无可奈何。姜维涛心想:只要王邵阳在一天,自己在其他老师面前就始终是个靠阿谀奉承爬上去的小人。如此这般,自己的工作还如何开展。一定要找个机会将王邵阳挤走才行,但是自己没有这个权限,校长在这一点上又下不了决心,姜维涛为此而恨恨不已。
正在此时,校长找到姜维涛,说出了顾秉钧的计划。姜维涛兴奋得手舞足蹈,他知道报仇的时机终于到来,齿缝间蹦出了几个字眼:“王邵阳,你也有今天!”
不过校长还下不了决心,他说道:“王邵阳再怎么说也是一名人民教师,顾秉钧只不过是一个学生。我们岂能将一个学生的儿戏拿来对付一位老师?”
姜维涛笑道:“校长,您不是说,这只是一出戏吗?何故如此畏首畏尾?您想想,这帮老师要是再不治治,还像话吗?他们现在如此张扬,您的权威何在,校方的尊严何在?”
“可是,也得有个由头才行吧?王邵阳没有犯过什么错,总不能来个莫须有的罪名吧?”校长不无忧虑地说道。
姜维涛冷笑道:“找个罪名还不简单?这个事您就交给我,保证完成得天衣无缝!”
校长说道:“话虽如此,可是我们不能真的将他开除了,这是底线。”
姜维涛点点头。其实在姜维涛的心中,已经盘算着如何将王老师彻底将学校赶出去了。而且,他更希望借这次机会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