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由于路上的耽搁,到达目的地的时候,已经接近中午。院里派的先头人员,已经把住宿和吃的地方安排好了。就在工地里搭的简易房。研究院的十七个人,加上阿史那婵十八人,外加长期给院里帮工发掘的编外十五人,总共三十三人。钟逍遥一一去看了他们住的地方,下午再组织大家开个现场会,明天正式开始发掘。

    钟逍遥这个级别的人,其实不用盯着现场的额,只是这个祁阳大墓跟他的目前研究课题有关。他希望能紧盯现场,有什么发现第一时间发出简报。所以,就当到了现场,他也是在墓地上面看着,有时候也手痒痒,想自己动手,总是会被手下的人挡回去。

    下午的动员大会很顺利,由小陈主持会议,先是钟逍遥作动员演讲,然后是各分组的负责人宣誓,然后是大家集体宣誓。隆重而又简单,在集体宣誓时,阿史那婵也站在队伍的最后面,钟逍遥用余光扫过她时,发现她也面露少有的庄重和严肃。可见,有的时候,仪式感还是很必要的。

    最后一项是安保部队的宣誓,这次来了一个排的部队,却来了一个连长带队,以显示对这次发掘工作的重视。

    接下来就是聚餐,这次是和安保一次吃饭,发掘队有个习惯,第一天的动员会后,和安保以及别的辅助工作的一起吃饭,发掘结束后,再和他们吃一次饭,预示着开始和结束。其余的都是各吃各的饭,因为伙食费用来源不一样,文物研究院的经费由行政院划拨,安保部门的费用由军方划拨,最后的总费用由议会整体审核。

    发掘工作比想象的要顺利,先是发现有先民的生活痕迹,先民群墓葬和陪葬品,媒体对此进行大篇幅的报道。每天申请采访的媒体络绎不绝。可是随着发掘的深入,钟逍遥感到焦躁和不安。这些已经发掘的都是以前预料到的,而且这些出土的东西,在以前的别的墓道里已经有类似的发现,只是这次的年代较为久远罢了。

    这次发掘的真正目的是,钟逍遥递给研究院的一份报告,这份报告里,钟逍遥几乎肯定的说,祁阳大墓里会有《山海经》里记载的,在学术界认为的已经消失的神秘物种。如果一无所获的话,钟逍遥将会栽一个大跟头。

    阿史那婵的眼里,一切都好新鲜。她的工作其实很简单,每天早上给几个主要负责人准备早餐,每天把他们的衣服放进洗衣机,烘干后再给送到各自的房间。每天去主要负责人的临时办公室打扫卫生。保证他们在工作之余不会因额外的生活问题而浪费时间。

    这两天,她明显感觉钟逍遥每天的眉头紧锁,每晚和几个负责人在办公室商量到半夜,说些自己听不懂的话,有时还把自己支开。

    发掘进行到两个月,出土的东西,在只钟逍遥眼里还是常规的物件。这天下午,他找个了起降机,自己登上顶端,他示意起降机升到最高点,他要现场俯瞰整个发掘现场。

    钟逍遥惊奇的发现,可能以前对墓葬的形状分析一直有误,开始的时候,以为是杂乱无章的乱葬模式,没有规制的形状,发掘的过程中,小陈和他认为可能是两片花瓣的形状,于是向周边扩了一倍的范围。现在看来,如果北边继续出土东西的话,这个墓葬可能颠覆了以前的所有形状,有可能是蝴蝶状,也就是南边可能是主墓葬,蝴蝶的另一对翅膀和触须可能在南边,这样也颠覆了原来估算的北边是主墓葬的定论。想到这,钟逍遥一阵激动,在升降机上跳了起来,一不小心差点掉了下去。让在下面一直观望的阿史那婵一阵尖叫,小陈他们听见这边的叫声,赶快赶过来,把钟逍遥扶下升降梯。

    一落地,钟逍遥示意他们跟自己进办公室。钟逍遥激动地铺开一页大白纸,在上面画下了自己判断的墓葬形状。坚定的对小陈说:“按这个图来挖。”

    小陈有些不理解,但是看钟逍遥坚定的眼神,知道他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