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荀磬,既然来了,就一同进去吧,看看这诗会有什么才子佳人。”荀磬热情的拉住郭嘉的手,一入手便感觉郭嘉瘦骨嶙峋,很明显营养不良。回想起史书中记载郭嘉家境贫寒,是以成年之后一直服用五石散,且好酒好色,是以英年早逝。
郭嘉有些不适,但荀磬力大,便半拖半就跟荀磬走了进去。
而此时已经开始了。只见有一青年才俊站在过道左右踱步,摇头晃脑般吟道:“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采葵持作羹。羹一时熟,不知贻阿谁。出门向东看,泪落沾我衣。”
念完之后会场久久无人做声,直到蔡邕轻轻鼓起了掌,人们才从悲伤的情绪中醒悟过来,顿时雷鸣般的掌声响起。
“乌公子好诗,好诗啊!”
“乌公子真不愧是颍川乌氏的青年才俊。”
荀磬等人纷纷落座,荀彧和荀俭坐在第一排,荀磬拉着郭嘉坐在了第二排,采儿坐在荀磬的左侧,而荀棐早已不见了踪影。
荀磬问了一句,荀采道:“找他的相好去了!”
荀磬顿时满头冷汗,心道这小祖宗可真是什么都敢说。
落座的荀彧荀俭对着县令刘冕点了点头,刘冕附在蔡邕耳边低语了几句,蔡邕的视线转到荀彧和荀俭这边。荀彧和荀俭对着蔡邕拱了拱手,蔡邕含笑点了点头。
最近有书友说汉朝度量衡尺的问题,小六这里也总结了不少问题向大家说明一下:
第一点,首先张机在光和三年(公元180)并不是长沙太守,只不过为了剧情需要做了一些改变。
第二点,汉朝尺的数据,一尺大概等于现在的20多厘米,为了书写方便统一当做一尺20厘米,例如荀磬十岁八尺160不算夸张,首先荀彧从小便在张机身边,一来补充身体所需要的各类元素,二来练习强身健体之术,长成160厘米并不夸张。
第三点,书中人物荀悦c荀采c荀棐c蔡琰等人并没有史料记载其出生年月,为了小六的剧情设计,一律按文中所著,如有和历史冲突,欢迎大家指正。
(本章完)
松语文学Www.16sy.coM免费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