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古代律法,在这里只总结一下。首先是贯彻彻底,关键是王公贵族遵守律法。其次是法外开恩。法外开恩是讲情和理。合起来就是情、理。法。律法的健全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修补律法,在完全遵守律法和法外开恩这两个过度的地方找见一个恰当的范围来执行。不管怎么做,最后达到一个家庭和社会和顺的体验。一切一切的策略都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最终找准时机去执行这个策略。不顾实际情况,不管时机不时机,最后弄的很糟糕,完全是自找麻烦。所以符合实际情况去执行的就是好的。不管健全不健全,只要是日新月异地发展就是好的。律法面前人人平等,非的上边的人遵法。
平等是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境界;还是一种人文精神。平等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东西。物质上的平等不一定是好现象,原始社会平等分配食物,这是最要命的事情,不平匀分配,这个族群可能就生存不下去。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再平均分配,就严重阻碍了发展。如果物质上完全平等,那就等于丧失了一部分幸福的因素,毁了一部分人。如果非要说物质上的平等的话,就是对物质没有特权,以前皇帝才能享用的,现在人人可以享用。这就是社会的进步。还是那句话,根据实际情况干事情。朝廷官员的特权,能为大众服务,为国家奉献。为什么不要特权呢?!一提到特权总是有不好的感觉,就是因为封建官员,手握特权干私事,甚至干坏事。帝国赋予他的权力,变成了自己的权力。封建社会这是不能消除的,因为帝国是家天下。臣子呢?往往也会把朝廷的东西当成自己的东西。朝廷给他的官职,就成了他自己家的官,朝廷让他管理的单位,就成了自己家的单位。谁不听话,他就实行家法。这不是好多朝廷命官及其家属发出的怒吼吗?!当权力成了自己的,朝廷管不了他,那就该老百姓遭殃了。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影响,为了树立官员的威信,久而久之形成了当官的高人一等的固有观念,草民见了朝廷命官要跪拜的,因为这些命官见了上级也是要跪拜的。大多数读书人就是奔着这个去的,有多少人是为了做学问而去读书的呢?当然读书首先想到的是,改善自己的生存状况。先让自己和家人过的好,这才是顶大的一个学问。
“平等”这种思想怎样形成大多数人的性格?其实还是传统文化的濡养,复兴传统文化,可以实现很多内容,当然包括“平等”。心神安泰,以一种完善自己的状态,去做恰当事情。我以前说过这个问题,我认为这种状态,也涵盖了平等的思想。高人一等的心态,给自己招来很多麻烦,很多精神上的麻烦,因为心态的问题。除了精神上的自我折磨以外,还有物质上的麻烦。我一直说,为什么有时候自己的运气,不知不觉地就变坏了,自己慢慢地走入了低谷,其实就是自己的精神领域出了问题。所以运气是掌控在自己的手里的,看你怎么去调节自己的精神领域。但是我不会否认,有一部分运气是没有办法去运化的。要不然古人也不会发出,“天下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样的感叹。再有好学问的人,都有可能遇上自己走霉运的时候。不过有学问的人,会把自己的霉运转化掉,变成机遇。然后抓住机遇,发展自己。知道自己化险为夷,变得和顺。再特别声明一下,有学问的人,不一定读过书认得字。有学问是指做人做事恰当而不骗自己的人。很多地方,我一直强调这个问题,是因为我一直认为,有学问的人是读书多的人。后来才醒悟到,根本就是不是那回事情。
学问经常解决的问题是家庭和睦,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为什么我们要让自己的家庭和顺,因为这就是幸福的一个基本因素。家里乱糟糟,什么事情都会是乱糟糟。一个帝国是乱糟糟的,每一家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人不被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揭竿而起的。人不被逼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是不会不要命的。我们国家在18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