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掌柜听声,观人,脸上立马堆笑:“原来是明娘子,小铺蓬荜生辉,若是娘子需要,子时迎客都不是问题。”

    挑选并不复杂,宣纸过于轻薄,黄纸虽坚韧,实在过于朴素,薛涛纸厚薄适合,样式美观只是价格偏高。明夷心里挣扎了一下,这次现场活动成王败寇,不能输在细节上,便咬牙要了六百张,掌柜笑逐颜开送她出门时候,她心口有滴血的感觉。掌柜有送货的马车,她干脆一同坐车直接把纸送到城南书院。

    这还是明夷第一次离开东市那么远,看什么都很新奇,马车在坊间大街直奔南面的启夏门而去,毕竟是当时宇宙中心的长安城啊!路面比想象中平整,事事物物有条不紊,时有巡逻的士兵出没,治安应当也相当不错。没有汽车发动的声音,只有踏踏的马蹄;没有音响发出的烂大街音乐,只有街巷偶尔出现的悠长的叫卖声;没有低着头看手机一脸冷漠的路人,只有提篮小买路遇邻人的笑盈盈妇人,见面拱手驻**谈的面沉沉男子,喜或乐,在脸上,给面前的人看。

    明夷觉得,自己总有一天,血液中现代的那一部分,会被千年前的这一部分越洗越淡,成为一个彻头彻尾的晚唐明娘子。

    城南书院在大慈恩寺身后,自有一番清静。想来,学子们在晨钟暮鼓中读书,会别有一番警醒。

    明夷下了车,将薛涛纸抱在怀里,已经用油纸包得紧实,也不过两本厚重字典的重量,一早没歇口气,如今差不离辰时二刻三刻的模样。书院门口打扫的童子倚着扫帚还在打盹,明夷等不及他醒,踢了踢地上的扫帚,童子头一点,惊醒过来,抬头看她,大约觉着这一身胡服有趣,多看了两眼。

    明夷笑道:“我来找林先生有要紧事,烦请通报一声。”

    童子十二三岁模样,公鸭嗓,打了个哈欠:“你是何人,不告诉我怎生通报?”

    “就说是慕名求画而来的,东市明娘子。”明夷报出名号,倒也有几分忐忑,连山说对方并非自视清高之徒,但不知读书人对她这个坊间传说夜夜笙歌的明娘子是否有成见呢?

    童子懒洋洋起身,做了个揖:“娘子稍候。”扔了扫帚跑进了书院。

    明夷以为童子稍后会带来消息领她进去,便在门口候着,百无聊赖干脆放下纸包,把扫帚扶起来划拉几下。夏末并无太多落叶可扫,徒然扬出一片尘埃。

    身后脚步急促,明夷未及回头,爽朗的声音已经在耳边:“久闻大名!在下林昭。”

    明夷打量着眼前这个九十度行礼穿着砖红色圆领袍的男子,戴着黑色软纱幞头,中规中矩的样儿。待他抬头,明夷不由想笑。

    并不是说林昭长得多怪,而是他天生一副笑模样,眉弯弯眼弯弯,小鼻子小眼,圆圆的脸,白白净净,三十五六的年纪,挺讨喜,让人一望而生亲切感。

    明夷与他相对一笑,极快拉近了距离般:“林先生多礼了,怎敢劳您亲自来迎。”

    “听闻明娘子是直爽义气之人,我林昭虽一介书生,但也非迂腐不化之辈,若不嫌弃,到我书房一叙,有话只管直说。”林昭扫了一眼地上的纸包,不用多话,抱起走在前方。

    书院内清雅简洁,林昭一路介绍,明夷大抵也听了个清楚。城南书院并非官学,而是由有心为善的几位富商捐助,供自家子弟及才华出众的贫家子一同学习,生徒中才杰辈出,蜚声京城内外。

    简单的说,是有钱没地位的富商们为了子家子弟得到最好的师资和最严谨的读书环境建立的私家贵族学校,不过以慈善之名收了些穷人家的天才,一旦飞黄腾达,日后也好为自己所用。

    林昭的书房就在大课堂隔壁,听得到学生们晨课朗朗“九二,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我有好爵,吾与尔靡之”。半敞开的环境,对着一面小竹林,空气中带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