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已来到滨海好多天了,先去汇合大哥,在大哥家住了一周多时间,然后一块儿赶回老家王家庄,接着去祖祠,祭拜先祖。一套折腾下来,动都不想动一下,躺倒五叔家的客房,开始挺尸。
“小峰,我明天就要回单位上班去了,你是和我回去,还是在这儿玩?”
“亲哥啊,这那是玩,都快累死了。我还得去大姨家、三舅家转一圈,否则回去后,要被妈唠叨死。”
“嗯嗯,是该转转去,有钱吗?记得带着礼物,这里特别讲究这个。礼仪之乡,规矩多一些。”
“这儿哪儿是多一些,这是要折腾死人的。你这几年是怎么熬过来的,佩服佩服。还是在漠南好啊,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哪有这么些规矩。”
“咱们漠南的规矩就是没规矩,你在这儿可不要乱来,少说多做,坏了规矩,人家不说你,丢的是叔叔们的脸。”
“那快撤,今天你把我送到三舅家,三舅家在大山里,应该没这么多规矩,你把我送过去,你爱去哪儿,去哪儿。”
“啊,今天要赶到三舅家,估计天就黑了,你这是把我豁出去了啊。那快起来,我还得再请一天的假。”
紧赶慢赶,先坐客车,到了虎山镇,然后换乘电动三轮车,过了张家村,最后电动车也乘坐不了了,只好应用11路,步行老老实实的赶路。不知绕过了多少个弯,跨过多少河,爬上了多少个坡,总算到达了李家村所在的大山脚下。爬爬停停,当随着三舅进入屋舍,最后一缕余晖也消失了。
第二天起来,总算精神又缓过来了。这里的空气清新,深吸一口,满嘴生香,真是天然氧吧。家里已没人了,哥哥留了纸条,已经返校,三舅一家,去田里农忙去了,早餐已经给王峰留在桌上,用纱笼扣着。
吃完早餐,王峰溜达出院子,走在斑驳幽深的小巷中,仿佛可以听见岁月的回声。村子里,碎石垒成的墙基犬牙交错,久经风雨的粉墙斑驳落篱,脚下石板路破碎坎坷,一景一物无不写下岁月的沧桑。
李家村目前保存的传统建筑群,多属于明清至民国时期,建筑风格多样,建筑样式多样,既有吊脚楼式、又有三合院式。古民居建筑的木构件和石构件,如穿插枋、格扇窗和柱础及门坎等均雕刻精美,装饰着蕴含吉祥寓意的纹饰。特别是民居山头、屋顶变化多端、房梁卯榫结构精致,但因为经济相对落后,年久失修,虽然整体布局完整,但建筑细部多有损伤,很多居民仍生活使用。有些房子由于年久失修都出现了坍塌,如果再不加紧修缮,可能破坏的会更加严重,对保持了该村传统村落的可传承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村前村后都建有活性水塘,主要为消防取水之用。这对于旧时多为木质结构建筑而言,消防就显得非常重要。村里整体布局,消防取水前后呼应,单个建筑泄水自成体系,无论多大的雨水,村里从来没有发生旧屋进水、泡水情况,放到现在也具有消防、防水借鉴、研究意义。
顺着山路,踏着野径的田间小道,感受着原汁原味的大自然,本想爬到山顶,但是爬到半山腰,就不敢爬了。王峰怕蛇,前面正有条蛇也在锻炼身体。王峰瞅了瞅,跳到路旁一块巨石上,总算安心一些了,这爬虫总不会飞上来吧。站在石上,眺望村庄,随着太阳的升起,雾气慢慢消退,村庄也越来越清晰。
村庄依山而建,溪流绕村环绕,从前面流来又湾了几道湾,然后从村旁左边流过,典行的玉带环腰。既灌溉了良田,又改善了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融合,和谐统一。
山清水秀风光美,乡久村古民风淳。村庄周围森林覆盖,郁郁葱葱,参天挺拔。当年大炼钢时期,全镇各地村庄都伐树炼钢,但李家村的交通实在是太烂了,伐下的树木都没法运出去,竟然还逃过一劫。后来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