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人听毕,看向张韬的眼神之中闪过一阵惊异:“唔,果真如此么?今日群贤毕至,想必那摆钟确有独到之处。令郎看上去不过五六岁,如何能够制作出这般精巧之物?还请茂先莫要大言相欺!”
张华苦笑着摇摇头,轻声道:“元褒,你我在此争论无用,庆典就要开始了,是否小儿制作,稍后便知。”
那人与张华交情匪浅,素知张华为人。见他言之凿凿,当下心中便信了七分,不由感叹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c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张韬见到此人与父亲谈笑风生,却隐隐猜出了此人的身份。
任恺,字元褒,魏明帝曹睿女婿,父亲乃是曹魏太常卿任昊。此人在十年前可以说是司马炎眼中最大的红人。
两汉时代,官制是三公九卿制,而隋唐时代为三省六部制。后世之人均以为三省制出自隋炀帝杨广,乃是隋唐初创。却不知任何一项制度的革新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月革新,随着时代的演进而逐渐成熟。
这三省制就是诞生于三公制崩坏之后,出于皇权集权的需要,诞生于司马炎之手。
如今的大晋,乃是三公九卿制与三省六部制同时存在,官制相当混乱。官职小的权力未必小,相同的,官制大的,权力未必大。
譬如三公九卿中,九卿的俸禄是“中两千石”,食俸月九十斛。而三省六部中的尚书省首官尚书令只是“秩千石”,食俸月五十斛。但只要对朝政稍有了解的,相信没有谁会认为尚书令的权力不如九卿。
朝廷之中均是一时之才俊,如何不知道这种混乱?然而由于各种关系盘根错节,即便是司马炎,亦不敢轻动,只能依靠循序渐进逐步改革。
要知道官职本身从来没有意义,一切都要看其本身职权大小。
比如说“刺史”原本只是监察官,又叫“刺使”,专门监管各地官员,澄清吏治。相比于太守的两千石,它的俸禄只有六百石。然而随着职权的扩大,最后转化为地方官,成为州一级最高行政长官,乱世之中甚至可以对太守生杀予夺。
再比如说“省”,三省六部制建立后,乃是中央的行政中枢,最终演变成了地方最大的行政单位。
总而言之,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博弈,所有解决问题的答案,最终都会成为问题。
三省六部制的建立,也正是由于三公九卿制的权力过大。即便三公由实权转为虚职,亦掌控着天下的士望。
所谓“三公坐而论道,九卿坐而成务,天子可恭己南面而已”。天下的规则由三公商量着制定,天下的事务由九卿指挥手下完成,至于天子,只要坐着看就行了。
如此规则,又有几个皇帝能够接受?
司马氏取代曹氏,本身就是与士大夫之家进行妥协而完成。除了高贵乡公曹髦以年少血勇之气拼死一搏,淮南三叛更多是对自己失去权力的不满。除此之外,根本见不到像样的反抗。
要知道曹操本身只是“奉天子以令诸侯”,便引起汉朝诸多大臣不满,反曹叛乱前后相继。而司马氏取代曹氏,像任恺这样的曹魏女婿,却大多直接进入了大晋出任高官。所以实际上,这大晋乃是司马氏与诸世家共治天下。
由此可以想象,皇权已经虚弱到了何种地步。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司马炎首建门下省,任恺成为门下省第一任长官。门下省不但可以与中书省同掌机要c还有封驳尚书省的特权。
十年前,朝廷有两大朋党,其一为以尚书令贾充为首的贾党,另一个便是门下侍中任恺为首的任党。
那个时候,父亲张华不过是中书侍郎,在上面还有中书监荀勖与中书令庾纯两位大佬。当然,荀勖是贾党的得力干将与智囊,庾纯支持任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