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延年虽然神曲在手,但天下还是别人的,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所作乐曲都是为皇家作的,像张骞从西域带回《摩诃兜勒》编为28首,用来作为乐府仪仗。为汉武帝作《郊祀歌》19首,用于皇家祭祀乐舞。     李延年家族世代倡门,早年间他因为犯法被宫刑,给皇帝养过狗,给妹妹写过诗,只是一生不曾得到过自由。     李龟年,跟李延年特别像兄弟俩,不过俩人没有关系,李延年在汉武帝时代已经被灭族了。     李龟年是开元初年的乐工,代表作《渭川曲》后来封圣。再后来湖南潭州与诗圣相遇,诗圣为乐圣写了一首诗《江南逢李龟年》,想必当时乐圣也为诗圣演奏了一曲。     音乐皇帝李隆基,曾登三乡驿城楼,对面的女几山一览无遗,李隆基看女几山云雾缭绕,幻想着仙人在那里饮宴聚会,兴许该有几个漂亮的女仙子伴随着清歌跳着舒缓的慢舞,一颦一笑阐不尽的天上风流,李隆基归来后作《霓裳羽衣曲》,用以在太清宫祭拜老子。     青词又称绿章,是道教举行斋醮时献给上天的奏章祝文。李隆基因为已经写了一首《霓裳羽衣曲》甚为得意,被臣属吹捧一番,兴致大涨,亲自撰写青词,作为道教的祝文,楚王好细腰,后宫多饿死,由此冒出来很多写青词的人,就是希冀李隆基能看到自己,给个官做做。     当时不乏有才名的人加入进来,而道教受惠最大,在一定程度上逼平了佛教编制典籍的那种文化水准。     道教在一定程度上应该感谢音乐皇帝李隆基,毕竟是他带动了那个时代绝大部分的文人,投身到道教历史的创作中,让道教的文学水平上了不止一个台阶。     后来的明朝帝嘉靖尤爱青词,实在是这种文体太过优美,嘉靖时期内阁十四个辅臣有九个就是擅写青词被提拔上来的,道教还应该感谢嘉靖帝。     唐代音乐比较繁荣,在那一历史时期出现的教坊c梨园c大乐署c鼓吹署以及专门教习幼童的梨园别教园。再到宋金元音乐时期的,出现的场所瓦舍c勾栏,在这里能听到各种唱法,有语调轻慢的,有急急切切的,还有一开始高昂逐渐声音慢了下去的,可谓百转千回令人流连忘返。其中大致可分为叫声c嘌唱c小唱c唱赚。     其中的唱赚就是后世说唱形式的祖宗,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唱赚在京师日,有缠令c缠达。有引子c尾声为缠令;引子后只以两腔互迎,循环间用者为缠达。”比之现如今的说唱单押双押高大上了许多。     在瓦舍勾栏中,不可能大家都是一个门派的,肯定唱什么类型的都有,还有这些人都有固定的受众群,就跟早年间天桥上耍把式卖艺的一样,有喜欢看胸口碎大石的,就有喜欢看俩人斗嘴的,什么崖词c陶真c鼓子词,诸宫调,各类形式,各类曲风滚滚而来,让人应接不暇。     像唐代变文c宋代鼓子词c金代诸宫调c明代弹词c清代子弟书,这些都同属说唱文学,就是有故事有人物形象,可以连讲带唱的表演下来。     《佳人曲》倒是可以送给陈又又,不知道骑着白泽的陈又又喜不喜欢这个调调。     直到自己着手填词作曲才觉得困难,以前佛祖看一些穿越题材的历史文,也曾幻想过,如果把自己扔到中国古代的某一个历史时期,自己会不会混的很好,答案是否定的,没有深厚的历史熏陶,诗词歌赋不在行,也造不出个能推进历史进程的东西。     他以前看那些男主,都能造曲辕犁,造火药,造燃烧弹,还有的靠剽窃历史名人的诗歌长词,在秦楼楚馆和最当红的妓子彻夜长谈,美女娇娃轮番上阵。     要不就能偶遇个少年太子,靠着以前新鲜的知识打趣逗闷子,一路青云直上,前天还是一身白丁,转眼间官居一品,混朝堂,跟大佬扳手腕,就像一场梦。     佛祖很羡慕这种感觉,但轮到自己的时候却无从下手,他是记得很多诗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