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又递过来一份公函,并且说:“恭喜老爷荣升~!”
高人宗看到公文是吏部颁发的没有假:高人宗解运粮草有功,着任西安知府。
等来人走后,高人宗是一会哭,一会笑。
客栈的人知道这几天不出房间的居然是朝廷新封的知府老爷,人家升了官了,也不敢要拖欠的住店钱。
高人宗在京多留了一日,此间心潮起伏。
想到自己从刀口是如何活过来的,不由得涕泪直下,哈哈大笑,状若癫狂,
被抢去的官家粮食和军饷不仅仅自己不去追讨,还没有被斥责,相反还晋级当了知府老爷,升了一级。
一个要被人唾骂的无用之人,有罪之身,去死都没有人可惜的。
居然还当了知府。
高人宗感慨和珅的权力之巨,势力之庞大,拥有回天之能,也是心里不甚惶恐,如坠冰窖。
他自己清楚,由祸事而得官,后来必然遭到报应,还贪图高官厚禄的话,自己将粉身碎骨。
第二天,他付清了银两,独自悄悄出了京城,潜回了浙江老家,找一个无人的山野隐居,居然平稳的度过了余生
果然,和珅一党,因为他而得到官职的,不是被发配就是被抄家,没有一个得到幸免的。
嘉庆四年正月十八日,嘉庆帝派大臣前往和珅囚禁处所,“赏赐”他白绫一条,令其自尽。
高人宗知道这和珅是死了。
中国官员虽在清朝之前已经多有贪腐,但在和珅主政年间达到高峰。和珅发明并实行议罪银制度,令贪污官员被揭发后仍然不需要判处死刑,只需要罚款,造成乾隆一朝百官齐贪的现象。以致清代流行一句:“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
和珅不仅仅揽权,排贤,欺君,贪财,而且好色。
自然这里我不会去找和珅很多的花边新闻,其实很多人在野史里已经知道了,和珅的府邸有着妻妾数十人,还养着外国的洋妞
以和珅的狡诈,对外称,这些都是“义女”。
这是不是应验了“作死之人必须死,祸福因果终有报的”话。
和珅进入皇城时,是一贫如洗,后来在狱中饱受世间的诸多煎熬。
这一次和珅锒铛入狱,身陷囹圄,尝到了人间凄凉c冷清c饥饿c刑罚c痛苦c欺压c侮辱等诸多酸甜苦辣滋味。回想起来,他惨淡经营一生,家业富比皇室,到头来落得个如此悲惨下场,不禁万分慨叹。特别是当时恰逢正月十五日,正值元宵佳节,和珅自然而然想到往年自己的家中宾客满堂,门前车水马龙,一家人欢欢喜喜,自己在众妾侍奉下悠然自得c尽情享乐的情景
提笔作了题名为《上元夜狱中对月两首》的诗:
“夜色明如许,嗟令困不伸。百年原是梦,廿载枉劳神。室暗难挨晓,墙高不见春。星辰环冷月,缧绁泣孤臣,对景伤前事,怀才误此身。余生料无几,空负九重仁。”
“今夕是何夕,元宵又一春。可怜此月夜,分外照愁人。思与更俱永,恩随节共断。圣明幽隐烛,缧绁有孤臣。”
从上述两首诗中可以看出来,和珅已经预感到自己的余生时间不会太长了,末日即将来临,伤感前事,发出几声悲鸣。他至死执迷不悟,觉得自己满身是才,“怀才误此身”,表现出一种“落花流水春去也”的无可奈何心情。
和珅看到白绫后,又提笔写下了一首绝命诗:
“五十年前梦幻真,今朝撒手撇红尘。他时唯口安澜日,记取香魂是后身。”
不过,面前死囚室里吊着和珅的尸体,我也只能摇摇头。
心中没有感慨,亦没有叹息。
世间的人就是这样,只有来你面前锦上添花的,且少有雪中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