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衙门依势溪落人,难忍屈辱动意气。大年过后,严庄到县衙辞去了差事。立即起程走向河北,内心里想:‘不知高兄此时怎样?还会与我一起去平卢吗?那个安禄山话说的漂亮,行事如何?全然不知。没办法了,只有赌一把了。’

    再说高尚比他还不如,他先去找太守,太守对他说道:“高先生啊,现在太守府里,超员过多,连看门的都有两倍的人手。这都是上一任留下的,我也没办法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现在郡里的人员已经超员,没有空缺,我给你出个字据,你去找县令让他们安排。”

    高尚去找县令,县令打官腔。为了生存,他老着脸往县衙里跑了无数趟。开始的时候,县令c县丞等人借故推脱,到后来人家根本就不接纳他。

    高尚火了,对县令说道:“我堂堂正正的举人,为什么不给差事?”

    县令说道:“高先生,你这举人过时了,不要说眼下没有差事安排,就是有差事,也不能安排给你。你不在安排之列,本县令不能坏了规矩。”

    高尚气得七窍生烟,大声说道:“那有过时的举人,不给我安排差事做,我就到京城去告状。”县令说道:“去c去c快去京城告状,告准了,我这县令给你做。只怕你没有路费进京。”

    没有差事,高尚整天呆在家里,没有正当职业,只能帮人写写状纸,卖些字画,收几个钱度日。

    他父亲早逝,年迈的母亲跟他们一起过,由于没有固定收入,家里吃了上顿愁下顿。他妻子吴氏整天在家数落,他母亲实在受不了那个气,竟然离家出走,到市面上行乞。

    高尚内心象火烧了一样,但有什么办法呢?只有眼巴巴的看着他的老娘在人前出乖露丑。

    俗话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高尚只是一介书生,虽然一肚子的文章,但是没有谋生的手段,成了落魄书生。他一直在等严庄,可过年之后,还不见他的身影,内心不勉有些失望。

    新年过后已经两个月了,吴氏说道:“年前卖对联的钱,都还债了,这日子怎么过啊?”高尚说道:“我过几天就去平卢,平卢节度使在京城的时候答应过我的,可以到他那里找事做。”

    “有这好的事,为什么要到郡县里去乞求,去年就应该去的。男子汉志在四方,我为你准备行礼。”吴氏忙着去内房为高尚收拾行礼去了。

    高尚叹息一声,自言自语的说道:“严兄啊,我已经没有出路了,不能再等你了。生计所迫,你不能说我不讲信义。”

    “谁不讲信义啊?”严庄出现在门口。他听到后半句,以为是在说他。高尚见是严庄,上前一把拉住他的手,高兴的说道:“你终于来了,再不来,我明天就要去平卢了。”把他引到内室,对妻子说道:“严兄是我最好的朋友,千里迢迢来拜访我,你去弄几个菜,我们喝一顿。”

    吴氏倒也乖巧,为高尚撑着面子,到邻里去借贷。邻居知道高尚是文人,有时需要请他写些文书契约之类的事,倒也很支持,几家帮他凑了一桌酒席。

    酒菜上来了,高尚端起酒杯对严庄说道:“严兄远道而来,作为主人,先敬兄台一杯。”严庄干了杯中酒说道:“高兄最近混得不错,找到了差事了。我敬高兄一杯。”

    高尚一仰脖子,照了照酒杯说道:“这世道要变了,堂堂的举人找不到事做,而那些狗屁不通的下三烂,竟然能做县丞c县尉。我高尚才高八斗,做个县令也绰绰有余,奔波了一年,也没有人理睬。不瞒兄台,我现在是度日如年那。”

    看到高尚如此寒酸,严庄也在为他叫屈,但他自己也好不到那儿去。放下酒杯说道:“现在从朝廷到郡县,都是一样的作风,按照李林甫的办法整人,已经是一脉相承。做什么事都得找关系,不瞒高兄,我比你也好不到那里去,眼前靠岳父大人接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