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着视察司户度支府。司户度支郎中将度支府的所有官员,都集中到官衙内,迎接安禄山。在汇报的时候,也很仔细,各种数据都很齐全,安禄山十分满意。

    安禄山抽问了几个具体的数字来源,问题十分刁钻,度支使虽然作了充分准备,一时之间也回答不上来,竟被问住了。安禄山说道:“你们之中谁清楚,请站出来回答。”

    一大排人都不敢吱声,颜杲卿只是一个户曹参军,站在最后。听到安禄山的问话,立即挤到前面来回答。

    颜杲卿没有翻阅任何资料,随口而答,十分清楚。安禄点头肯定,接着又一连追问了几个细节问题,颜杲卿都回答得非常好。

    安禄山很高兴不由得多问了几个比较难的问题,颜杲卿仍然没有翻阅资料,而且回答得清清楚楚,条理十分清析。

    这引起了安禄山的注意,立即提问一些与他本质工作无关的问题,谁知这位不起眼的小官竟然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回答的有条有理,层次分明,似乎有满腹经纶,一肚子的文章。

    颜杲卿的工作引起了安禄山的注意,对这个大他八岁的从八品的户曹参军能够这样尽职尽责十分满意。这对正在寻找人才要大干一场的雄心勃勃的安禄山来说,如获至宝。

    三天的视察,安禄山基本了解了范阳军镇的家底,对下属各级官员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发现了一些人才。

    因此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朝廷申报,提拔一批官员到重要岗位。写好奏折,他觉得要快速办理,如果按照正常程序,由兵部c吏部,再到宰相府,一步步来,只怕要拖到猴年马月。因此他准备立即进京,要向唐玄宗面奏。

    安禄山快马加鞭赶到长安的时候,唐玄宗刚刚从华清池回宫。在皇宫内亲自接见他。

    进入大明宫3,安禄山又是一番感慨,拿范阳帅府作一番比较,那就显得很寒酸了。

    大明宫占地特大,纵横三百丈,以太液池为中心,建有几十幢宫殿,楼台。最大的麟德殿长四十丈,宽二十五丈,前中后毗连的三座大殿,分上下两层。东西侧分别有对称的郁仪楼和结邻楼以飞廊与主殿上层连通,楼前有亭,有阁,雄伟壮丽,极其奢华。

    见到唐玄宗,安禄山立即跪下,口呼:“吾皇万岁c万万岁﹗”将奏折举在头顶上,伏地不起。

    高力士拿过奏折,递给唐玄宗。“平身,”听到皇帝的回话,安禄山成惶成恐的站立起来,垂手则立在一旁。

    唐玄宗对他的表现很满意,勉励了他一番后,观看他的奏折。看完之后唐玄宗的脸上,又堆起了笑容:“禄山啊,到任不到一月,看来你作实做了不少的事情,朕把东北地区交给你了,你要拿出卓有成效的业绩来,不要辜负了朕对你的期望哟。”安禄山再次跪到唐玄宗的跟前:“启奏皇上,”“起来c起来,跪过一次就行了,站起来说话。”唐玄宗摇手说道。

    “是,慎尊圣旨。”安禄山站起来说道:“臣接到圣上任命的圣旨后,几天几夜都没有睡好觉,深感责任重大,皇上让臣身兼两镇节度使,对臣如此信任,臣就是粉身碎骨,也报答不了皇上的恩情。因此,臣只有加倍的努力,拿出了臣的看家本领,起早贪黑,永不懈怠,兢兢业业的为皇上卖力,才能对得起皇上的恩惠。上任之后,考察了各个部门的现状,了解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发现了一批人才,因此,对各个部门的官员进行了调整,请皇上恩准。”

    他向唐玄宗信誓旦旦的表了一番忠心,使唐玄宗十分高兴,立刻就让翰林院拟旨,批准了他提名的官员名单。

    这是对安禄山的破格支持,按正常程序需要半年时间才能办下来的事,他几天就办成了,这是此前朝廷中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安禄山在军营中召开大会,宣读了朝廷的圣旨,史思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