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带着三千多人从山上冲下来,每一个人胯下都有战马,毕竟和吐谷浑这样的游牧民族战争,没有战马是绝对不行的。在这个时候大唐的骑兵冲锋而下,这是和吐谷浑的战斗之中大唐军队第一次获得了地利上的优势,毕竟之前都是吐谷浑的人从高原上面冲下来,现在换成了他们。
所有的骑兵全都保持着一种高度紧张的士气,他们在第一次感受到从高处服俯冲朝着敌人冲下来的感觉是这么的爽快,所以这些人手中长刀出鞘,然后高举在头顶发出一阵阵的欢呼声,更是让吐谷浑的士兵感到一阵阵的胆寒。他们这次啊知道大唐军地之前在他们的冲击之下还能够顽强反抗是多么的纪律严明。
这个时候双方的角色互换,大唐人抓到了吐谷浑的军队的爽点,而吐谷浑的军队却发现了自己在大唐军队原来的位置是多么的怯懦。所以双方的士气差别更加的巨大,瞬息之间刘伟带人就直接冲到了吐谷浑的军队之中,他的长刀更是直接成为了催命的那一轮弯月一样。
一阵阵的夺命刀光在刘伟的手中铺洒而下,每一下刀光闪动都会有吐谷浑的士兵被夺去性命。每一次刘伟的冲锋身后都会紧跟而上一个大唐的士兵,整个阵形全然不乱,这是一次次的训练造成的结果,没有平时流下来的汗水,就不会有现在这一份成果,在这个时候所有人都感觉到了一种不一样的东西在流淌,因为他们会感觉自己和周围的战友同袍之间的配合默契远远超出了之前。这是一次次的磨合之后达到的效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忽然间彼此配合甚好。
当然也不排除有那种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的那种天生搭档,但是更多的军队里面的人就是那种彼此熟悉了,然后了解了,最后放心了的过程。熟悉之后彼此才能够将对方列入自己需要保护的名单之中,然后相互之间更深一层次的了解,最后放心的把自己的后背交给对方。从最开始我保护你到后来我相信你也会保护我,这种转变。
当然练兵这种事情刘伟只知道其中的形式,对于其中蕴含的那些原理他是多半都不懂的,只要好用就行了,懂那么多原理干啥?就像是大多数人都会开车,但是真正能够知道汽车里面的那些原理的又有多少?
所以刘伟这个时候全都是抄袭一部分,然后自己想想一部分,按照他了解的那些皮毛进行操练,索性他在突厥草原练了一次,在这里又练了一次,结果都还算满意。至少大唐的士兵的服从性是最好的,只要是长官说的,他们都会一丝不苟的去完成。
这一点后来传到了倭奴国然后被这些岛国人完美的传承了下去,可是巍巍天朝却是在那一次次的断层之中渐渐的流失了这个宝贵的品格。当然在天朝的军队里面依旧在流传着,可是在社会上这种东西却是根本就很少见到了。诸如在后世的网络之中流传了一个小故事:一个餐厅里面,倭奴国服务员你要求他每一天擦七遍桌子,他会每天都一丝不苟的将那一张桌子擦七遍。不管是不是有灰尘或者脏东西。
但是如果是一个天朝人当服务员,那么他前几天会擦七遍,但是到了后来发现这张桌子没有人吃饭的话,一天到晚都是干干净净的,擦不擦都无所谓,他就会渐渐地减少擦拭的频次,甚至到最后会一天都不见得擦上一次。这样的事情为什么会发生,是因为我们比倭奴国人聪明,但是我们因为聪明却让另一个东西在滋长那就是惰性。
所以这种流传千古的美德其实很多都是不得不承认是丢不得的东西。别看擦一张桌子是小事儿,但是第一个就是懒惰,第二个更是关乎到一个人的诚信。你答应了擦七遍桌子,但是最后你却减少了擦拭的次数,这就是言而无信。所以刘伟在来到大唐之后发现大唐士兵这种情况,对他的触动是非常深刻的。大唐底层百姓和军人的淳朴,诚信都让他感到敬佩。
所以他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