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仅中了,而且离状元只有一步之遥,也都为他高兴。
殿试当日是有宫中派马车来接的,所以当一辆高头大马的马车停在客栈门口时,尚未离开的学子也有幸得知平时在大堂帮忙的人竟然就是今年会试的前三,真真是大开眼界了。
到底是宫中的马车,行驶得十分平稳,王苇之还没有意识过来的时候,马车外面已经有人请他下车了。
跟随着叫自己下车的这位公公在宫里走着,王苇之并没有花心思在周围金碧辉煌的宫殿上,他只是目不斜视,保持着两步的距离,不紧不慢地走着。
不一会儿,王苇之来到了一个偏殿,领路的公公嘱咐他在这边等着,到时候自然会有人通知他进去面圣。
这是一个类似于书房的地方,王苇之粗粗了扫了一眼,便在凳子上坐了下来。想着待会儿面圣该准备些什么。
就在王苇之思索的时候,这个偏殿里又进来了两个人,王苇之知道这两人便是与自己一道参与殿试的人了。
三人闷闷地坐了一会,其中一人打破了沉寂。
“二位好,在下姓陈名文,咱们三人一起参加殿试,这也是一种缘分。”说话的男子眉眼含笑,令人心生好感。
“王苇之。”王苇之拱了拱手。
“赵显。”剩下的男子冷冷地说。
那个陈文还想再说些什么,却有太监来传,说皇帝宣他们三人上殿。
三人整了整装束,便跟着那公公走了。
来到殿上,王苇之三人行了礼,发现全部朝臣的目光都集中在自己几人的身上,这才觉得有些紧张。
微微地扫了一眼,王苇之意外地发现位于右列第一位的就是本次恩科的主考官“花公子”。看样子他的地位比自己想象得还要高,不然决不能站在如此尊崇的地位。
坐在龙椅之上的天子,王苇之并没有看得十分清晰,只觉得的确是少年的骨架,在硕大龙椅的衬托之下,显得瘦小而虚弱。
皇帝并没有说话,一切都是由他身边的太监代劳,整个殿试过程,几乎是由贤王在主持,这个贤王就是右首的“花公子”。
贤王并没有问许多关于政治上的问题,相反地,他只是与王苇之三人对对子。由贤王出上联,三人对下联,至于对出下联的好坏,没有明确的分数,但是在场的每一个官员都是历经书海沉浮才能站在这里,对于他们的高下,心中自是清清楚楚。
一番对答下来,王苇之已经确定自己身边的两人确实是文采斐然,绝对不输自己,心中不禁一阵快意,今日此番,即使他人夺魁,也算是心服口服了。
贤王走至朝堂中央,看着今科的三甲,昂声说道:“三位今日能置身于这庙堂之上,文采已是百里挑一,在场各位大人刚才也听到了你们所对的下联,相信也对你们的实力有所了解,的确是卓尔不群,难分伯仲。这里尚有一联,谁若对出,便是今科一甲,状元及第!”
此话一出,不仅是王苇之三人,就是众多官员,也聚起精神来。
贤王扫视了一圈,待到众人都快要等之不及的时候,慢慢地吐出了五个字:“烟锁池塘柳。”
王苇之很惊讶,居然是这个对子,难道说贤王是故意的吗?
就在王苇之还在愣神的时候,陈文已经上前一步,“在下不才,恐无法对出。”说完,便又退回自己的位置上。
他这一小步,却使得满堂哗然,这不是明摆着放弃了成为状元的机会吗?即使难对,也应该勉力一试,或许尚有机会啊!
谁知,接下来,王苇之也表示无法对出下联。
一盏茶之后,一直皱眉苦思的赵显也放弃了。
其间,许多官员也开始意识到这个对子的精巧之处,只得感慨的确是难以叙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