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沈郎的大名在京师是如何的广为流传。若是他知道,便该明白,自己做了一个多么错误的决定。
京中盛传一句歌谣——“只缘沈郎一回顾,日日思君朝与暮。”便是连皇上也曾笑称,沈郎风流无双,误尽多少红颜。或许这不过是一句戏言,但能当此戏言的自古以来又能有几人。
后面的故事发展的顺理成章,本是为救急而寻的这份差事,他这一干便干了两年。
两年后,京师长安。状元游街的日子。
宽阔的玄武大道上人头攒动,摩肩接踵。整个长安城几乎万人空巷,所有的人都在翘首以盼。一阵喧闹的鼓乐声先至,引得人们伸长了脖子,街道的尽头,新科进士们骑着高头大马,缓缓的踏了过来。最显眼的当然是一马当先走在前头的三人,此届科举的前三甲。
那走在中间之人自然便是这一届的状元郎。但见他身着一袭红色的锦衣,远远看去,只觉其举手投足间自有一派浑然天成的从容。
长安百姓多听闻过这位新科状元的事迹,据说,他天资聪慧,过目不忘。三岁能诵,七岁能诗,十二岁中秀才,十五岁考举人,一篇策论文章让当朝太傅拍案叫绝。如今他状元及第,却也不过年方十八。敬佩羡慕之下,众人皆在心中暗叹:沈郎之名果然是名不虚传,当真是,五陵年少,名士风流。
其实,沈沧浪的相貌委实平凡的很,若是脱去这一身耀眼的锦衣,挑个平常的日子,恐怕在这条街上来来回回走个百遍,也不会引起多少人的注意。
可见世人大多是带了感情色彩去看人的,身份地位,衣着打扮很多时候比这个人本身的容貌,学识和修养更容易成为判断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
意气风发的少年在马上向众人轻轻微笑,风流无双的沈郎笑起来的时候总是格外的温柔,那如春风拂面的笑容甚至能让人完全忽略掉他那并不出众的相貌。
半日的游街后,一众新科进士于正午前来到杏园,等待即将开始的琼林宴。不多时,皇上携皇后并文武百官驾到,宴席正式开始。
作为年少有为的状元郎,席间向沈沧浪敬酒寒暄的人络绎不绝。他始终微笑应对,可一旦没有人与他说话之时,他便显得有些心不在焉,似乎不管是满桌的珍馐,还是曼妙的歌舞都提不起他的兴趣。食不知味的胡乱吃着,好不容易终于熬到宴席结束。看着宫人们将案上的食物一一撤去,沈沧浪立刻便有了精神。
只听小皇帝道,“沈郎,你有何愿望希望朕帮你实现吗?”
这是大周朝历来的传统,新科状元可以向皇帝提一个愿望。虽说是什么愿望都可以提,但状元们都不是傻子,怎样提愿望也是一门很大的学问。总之,不知从何时起,有妻室者请皇上“赐宅”,未成婚者请皇上“赐婚”便成了大家共同的“愿望”。
不过,沈沧浪并不打算遵循惯例。他之所以对状元之位势在必得,其实并非为了入仕为官,而只是为了这个可以向皇上提出一个愿望的殊荣。
“臣请皇上赐臣七叶明芝。”沈沧浪起身,淡淡的开口。他此言一出,让那些正在心中暗自盘算着,想着如何才能让皇上将自己女儿赐婚给他的官员们狠狠的呆了一呆。
约摸是因为很久没有听过有人提出过“赐宅”“赐婚”以外的愿望了,皇帝显得有些兴奋。本来对于状元郎提出的愿望,他只需应下便好,可是今天,他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不知沈郎要此灵药为何?”
“回皇上,臣的未婚妻心脉受损,只有七叶明芝能救。”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沈沧浪说出这句话后,所有的人俱是一怔。
过了一会儿,皇上才再次开口笑道,“风流无双的沈郎居然已有未婚妻了吗?不知是哪一家的千金?”
“微臣的未婚妻乃是零陵人士,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