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伯母韦后、堂姐安乐公主充满血腥的宫廷斗争和权力厮杀。707年,15岁的她毅然决然地离开了李唐王室,离开了斗争的漩涡,在四川青城山出家为尼,过起了慕仙学道的清平生活。

    712年,李隆基登基后,一心想劝说这个一母所生的妹妹回到宫廷,享受荣华尊贵。但玉真公主早已看透世事无常,愿意以为亡母超度祈福之名,继续留在道观,了此余生。

    唐玄宗深深感动于玉真公主的虔诚和孝道,对她愈发充满疼惜之情,几乎到了有求必应的地步。不仅如此,唐玄宗还极土木之盛,殚良工之精,为她在长安敕建壮观宏伟的玉真观,在洛阳、终南山等地敕建幽静雅致的别馆,只求让她过得自在。

    正因为玉真公主深受唐玄宗器重,在唐玄宗面前可以一言九鼎,因此,巴结讨好玉真公主的人,简直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尤其是每年春闱前后,要想见上玉真公主一面,似乎比登天还难。

    就在三天前,当岐王为王维无缘春闱夺魁而犯难时,忽然想到了玉真公主的华诞近在眼前。那么,不妨以替她庆生为名,带王维登门道贺。

    或许,这是让王维见到公主、在公主面前展示才华的最佳时机。

    听门房传报岐王来访,玉真公主似乎有些意外。来不及细想,就起身步出堂舍,笑意盈盈地相迎道:“四哥,今日怎么有空来看妹妹?”

    “持盈,今日是你华诞,四哥自然要来为你庆生。”

    “持盈已是出家人,倒并未将这些凡尘俗世中的日子放在心上。不过,四哥难得来一趟玉真观,持盈很是欢喜,快快请进。”

    “好。”

    在岐王示意下,王维也尾随岐王步入了玉真观。虽然他早有耳闻玉真观是长安城中第一壮丽的道观,但当他亲眼看到观内墙贴郁金、地设青锦、席铺却尘之褥、堂垂紫绡之帘时,依然被这股铺天盖地的奢华气息震了一下。

    “持盈,四哥愚钝,不知如何为你庆生才好。思前想后,特地为你带来一位精通音律之才俊,以助今日筵宴之雅兴。”岐王落座,侃侃而谈。

    “哦?四哥素来精通音律,能被四哥赏识之人,必定非同凡响,持盈愿洗耳恭听。”

    玉真公主虽年近三十,但一眼看去,依然宛如二八佳人,唇红齿白,杏眼澄澈,神色中自有一份天然的高贵和优雅。

    在岐王示意下,王维怀抱琵琶,上前一步,恭恭敬敬地向公主行了一个大礼,说:“晚生王维,太原人氏,字摩诘,特拜见公主殿下。”

    玉真公主虽阅人无数,但当她抬眸看到眼前这个谦谦有礼、温润如玉的王维时,依然不禁多看了几眼。虽是初次相逢,她却隐隐觉得,这个自有超逸脱俗气质的少年,不知怎得,有种似曾相识的奇妙感觉。

    “持盈,摩诘祖父王胄,曾担任朝廷协律郎,弹得一手好琵琶。摩诘家学渊源,禀赋过人,不妨听摩诘现场弹奏一曲?”

    岐王喝了口茶,用眼角余光看到了玉真公主嘴角眉梢露出的笑意,心中顿时有了七成把握。

    听岐王如此建议,玉真公主自然顺水推舟,颔首微笑道:“四哥一向品位出众,今日持盈有福,可以沾四哥的光,一饱耳福了。”

    岐王用赞许的眼神看了看王维,王维会意,怀抱琵琶,从容落坐。然后,轻轻一拨,开始弹奏起来。

    一时间,满座寂然,只剩下王维如泣如诉、犹如天籁的琵琶声。这声音,从他指间缓缓流出,仿佛流进了每个人的心田。刹那间,个人的喜怒哀乐不复存在,似乎全部心思都悬于王维的琴弦。随着音乐的高低起伏、起承转合,众人无不因音乐而喜,亦因音乐而悲。

    忽然,曲子在一声余韵绕梁的尾声中嘎然而止,王维起身而立。满座宾客皆如痴如醉,为之动容。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