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话间,两人已经来到崔府门外。

    “阿爷,阿娘,孩儿回来了。”两人推开大门,绕过屏风,穿过游廊,直奔堂屋。崔老爷和崔夫人见到儿子归来,自然是喜不自禁。

    “阿爷,阿娘,这就是摩诘兄。孩儿出门在外,多亏摩诘兄处处照顾提携。”兴宗迫不及待地将王维介绍给父母。

    “晚生王维,冒昧前来贵府,多有打扰。”

    “久仰久仰!老夫常听兴宗提起王公子的人品才学,久仰王公子大名。今日王公子屈尊光临寒舍,寒舍蓬荜生辉,老夫荣幸之至!”

    “摩诘兄博古通今、才华横溢,在长安诗坛一骑绝尘。孩儿跟随摩诘兄左右,对摩诘兄早已佩服得五体投地。”兴宗一脸崇拜地说。

    “是啊,老夫也曾拜读过王公子的《过秦皇墓》《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名作,尤其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一句,老夫读来尤感亲切,感人至深,真乃千古佳句。”崔老爷赞叹道。

    王维忙还礼道:“崔老爷过誉了!崔老爷如此厚爱,摩诘无以为报,愿作诗一首,聊表心意。”

    “妙极!妙极!王公子若能赠诗,老夫不胜感激!”

    王维颔首微笑,在堂前踱了几步。忽然看到堂前有一架云母屏风,上面画有山泉流淌的花纹,甚是别致。

    “有了!”王维心头一亮,不妨就写这架屏风吧。他思索片刻,在心里吟成了一首五言绝句《题友人云母障子》。

    只听他清了清嗓子,朗声吟来:“君家云母障,时向野庭开。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

    “好诗,好诗!古有曹子建七步成诗,今有王公子杯茶成诵。佩服,佩服!”崔老爷连连赞叹。

    “好一句‘自有山泉入,非因采画来’,寥寥数字,就道出了云母屏风返朴归真之妙。”崔老爷话音刚落,门外就传来一个妙龄女子的说话声。

    王维转身,猛然看见一个身穿浅蓝色高腰长裙、外搭鹅黄色短襦、身量苗条、婀娜多姿的少女,在一个身量略小的丫鬟的陪伴下,翩然而至。

    只见崔老先生笑呵呵地招呼少女道:“璎珞,今日家有贵客光临,你还不快来见过?”

    听见“璎珞”二字,王维不觉怔了怔。那个半年多来一直浮现心头的佳人,此刻终于近在咫尺了。

    王维还来不及细想,璎珞已款款走到面前。王维迅速抬头看了她一眼,只见她明眸皓齿、肌肤胜雪,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和半年多前那个女扮男装的假小子相比,自然美丽动人多了。

    “小女子崔璎珞,拜见王公子。”璎珞向王维微微欠身,行见面礼。

    王维也忙还礼,忍不住又看了璎珞几眼。不知怎的,他一向波澜不惊的心,竟“扑通扑通”跳得飞快。

    “璎珞,你怎知贵客是王公子?”崔老爷一时有些迷糊。

    兴宗狡黠地笑了笑,说:“阿爷,璎珞和摩诘兄有过一面之缘。”

    “哦?此话从何讲起?”崔老爷更迷糊了。

    王维怕兴宗玩笑开过头,忙抱拳解释道:“崔老爷,今年元宵节,摩诘在长安看花灯时,曾偶遇兴宗和崔小姐。崔小姐猜灯谜时的才思敏捷,让摩诘好生佩服!”王维一边说着,一边向璎珞抱了抱拳。

    “原来如此。看来王公子和小儿、小女都是有缘人。今后还要请王公子多多提携兴宗,老夫不胜感激。”崔老爷捋着长须,欣慰地说。

    和上次酒楼偶遇时低头不语不同,今天的璎珞,倒是落落大方地行了礼,然后安静地坐在母亲身后,听父亲和王维闲话家常。

    或许,当兴宗告诉她酒楼偶遇的少年就是写《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王维时,她对王维的崇拜之情,已经不知不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