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月十一。

    宜嫁娶祭灶,忌迁居出行。

    一早,吕思勉独自一人,便迫不及待地挥鞭上马穿过桃花林,来到花园外。而就在他徘徊犹豫的时候,看见不远处,有一青一黑两道身影朝这边走来。鬼使神差地,吕思勉下意识地闪到一棵树下。

    只见,行走在前的少年公子,面如寒月,双目清冽。身穿青色长衫,腰间挂着一枚血红古玉,全身散发着一股冷峭疏离之气。

    忽然,那双冷然的眸子扫视过来,吕思勉只觉全身一紧,等他回神过来,才发现自己竟然已经从树后走出来。他忍不住拱手道:“在下京城吕思勉。敢问阁下”

    吕思勉作为四大才子之首,满腹经纶。平时口若悬河,长于辩论。如今在这寒冷的目光中,竟然语不成调,呐呐不敢多言。他心中除羞愧外,更是忐忑。

    少年凤眸微眯,冷冷道:“吕公子来此所谓何事?”

    吕思勉心中惴惴,断断续续将昨天遭遇述说一遍。接着道:“吕某对九流村有心向往,盼得一见。今日却不知如何进村。”语毕,忍不住长叹一声。继而问道:“公子,也是去九流村?”

    只听那冷面少年沉声道:“在下是去九流村访友。”

    吕思勉闻得此言,兴奋忘形,手舞足蹈道:“那太好了,在下正愁怎么进村呢?公子能否带”话及此,再看身前少年满脸冷然,竟不敢说下去。

    熟料,那少年眸底精光一闪,睨了他一眼,居然道:“有何不可。”

    少年身侧始终垂首的黑衣中年男子,抬起头瞄了一眼吕思勉,随后退至二人身后。

    吕思勉这才反应过来,兴奋喊道:“多谢公子,多谢公子敢问公子贵姓?”

    少年面上冷然,“在下苏州人士,免贵姓谢。吕兄唤我名讳‘景辰’即可。”

    原来,身着青衣c面容冷峭的正是赶往九流村的谢景辰,身后的黑衣中年男子则是哑奴。

    “景辰,景辰,良辰美景应如是。” 吕思勉闻言,摇头晃脑,沉湎于满腹经纶中,浑然不觉身畔二人已先行甚远。

    白墙青瓦,花草围绕,色彩淡雅,更显宁静清新。房子清一色石材结构,大多两层。而且,白色墙壁上蔓延着一些不知名的翠绿藤萝,大门两侧的屋檐下悬挂竹篮,里面盛放着各色鲜花,人未走近,已是花香袭人。

    阳光静静的照在屋舍上,风暖暖的吹在身上。吕思勉只觉自己如行画中,这些景致在他眼中已是鬼斧神工,或许九霄宝殿亦不及此处一二。

    村中心是一大片青草地,有着或圆或方的花坛,每个花坛内用各种色花束摆成不同形状。中心矗立着一座雕塑,一米高的白色底座上坐着一对母子,年轻的母亲温柔垂目,侧脸低头,面部表情端庄安详,秀丽娴静。趴在她膝头的小孩睁大眼睛仰望母亲,稚气童心跃然于上。整座雕像给人一种纯净c和谐的精神享受。

    就在吕思勉沉迷之际,耳边传来一声尖叫,接着是喜悦的喝彩声:

    “啊,成功了我们成功了,白姐姐”

    声音里的激动和喜悦,令吕思勉绕过雕塑,一眼望去,竟再也无法抽离视线。原来,前方不远处,一群孩子淋在“雨中”手舞足蹈,欢呼不停。再细看,那“雨”竟是从地下喷涌而出,高约两丈,细细密密,如丝如雾。在缕缕阳光下,反射着璀璨的光芒。

    走近,吕思勉才看见一群小孩手拉手欢呼雀跃,无形中似乎围着中间一名身穿褐色布衣的少年。看背影,那少年仿佛不过十四五岁。待他将要回头转向这边方向时,吕思勉只觉时间与呼吸准备停止——那少年黑发湿乱,头顶发髻仅插着一根桃木发簪;回首间,额际的水珠在阳光映衬下,那半侧脸颊如皎月般光洁无瑕;终于,看见整张脸,看见那双眼,清澈若山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