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司马恂,字显达;
魏中郎司马进,字惠达;
魏安城亭侯司马通,字雅达;
魏安平亭侯司马敏,字幼达。
因其兄弟八人才华横溢,并且八人的字皆有“达”,于是被当时人尊称为“司马八达”。
其中长兄司马朗早年追随曹操,忠心耿耿,于建安二十二年病亡。
剩余几人中,司马懿不必多说。
四弟司马馗,得知高平陵之变时,大惊,劝阻司马懿,却被司马懿幽禁而死。
五弟司马恂,体弱多病,早卒。
六弟司马进,尚在,对司马家和曹家之争持中立状态,互不相帮,也从未插手过其中。
七弟司马通,尚在,早年赞同司马懿吞并曹氏之举,认为司马家该取而代之,如今虽然年老不再处理政事,但是依旧在背后支持司马师的所作所为。
八弟司马敏,尚在,但对朝政从不过问,只钻研于文学与史学,与杜预是好友。
想到这里时,曹操眼睛一亮,或许有机会用离间计
除了五十年前染病死亡的司马朗,被司马懿幽禁而死的司马馗,嘉平三年在洛阳去世的司马懿,体弱多病早亡的司马恂之外,如今“司马八达”还存活着的有三弟司马孚,六弟司马进,七弟司马通,八弟司马敏。
这其中司马通依旧坚持司马家乃是天命所授,要将曹家取而代之,目前的话,还影响不了。
要想挑拨离间就要从司马进,司马敏开始。
“孤王似乎听说司马进的次子司马睦对司马炎多有怨言,似乎有争夺晋王世子的意思,又好像听闻司马敏的养子司马彪贪财好色,是洛阳有名的花花公子”
曹操意味深长的看着刘穰,刘穰会意的点点头:“请主公放心,不久以后会传出司马彪指示下人抢夺司马炎小妾,司马炎大怒之下,查出幕后主使是司马睦的消息”
两人相视一笑。
约莫半个时辰之后,宫中传出了一道旨意。
宣布任命司马邕为太子舍人一事。
大概意思是太尉司马孚之子司马邕为人忠厚,在任职期间兢兢业业,可任命为太子舍人。
本来这道旨意是平平无奇,任命太子舍人,对于当今天下来说,简直是芝麻绿豆大的事情。
但任命太子舍人是小事,但是任命司马邕为太子舍人就是比较让人惊奇的一件事情了。
因为谁都知道,司马邕是司马家的人。
按理说,皇帝应该对司马家的人恨之入骨才对,怎么会主动提出让司马家的人来担任太子舍人。
难道皇帝真的对司马家唯命是从了吗?
随着这道旨意的发布,整个洛阳都陷入了猜测。这段日子的洛阳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热闹,先是天子曹髦不堪忍受屈辱自杀被救回,然后是天子醒来性情大变,居然执剑杀害司马家的亲信,刺瞎禁军统领,鞭挞司马家的公子,更让人奇怪的是,司马师居然一点报复措施也没有。
而这一次,天子打算任命司马邕为太子舍人。
这次晋王还是和之前一样,什么也不理会吗?
整个洛阳的各个势力不由把目光都投向了司马师。即便是皇帝下的旨意,晋王司马师如果不同意那也是没用。
今天贾充入宫给自己求为太子舍人的事情,司马师其实是知道的。
不过,没想到贾充没能做成太子舍人。天子反而是下令司马邕做了太子舍人。心中不明白其中的缘由,司马师就立刻派人把贾充给找来了。
晋王府的书房中,司马师与贾充对坐着。
“为何公闾入宫求为太子舍人不成,反而是天子任命了子魁?”对着贾充,司马师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这个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