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赵景的消息根本就不难得到,圣人之名在大陆的各个角落都口口相传,随便路上找个小孩都能给苏和指点一二。
赵景可是圣人,是人皇,一举一动都被天下人紧密的注视着,但是北原的消息是真的闭塞,真的连路边的小儿都比不上。
苏和如狼似虎地吃完了面,连汤都一饮而尽,还不忘舔了一下碗底,一股暖意涌上了苏和的身体,将夜风的寒意驱散了不少,全身热乎乎的,舒畅了许多,但是很快就被寒风再次淹没了。
昼伏宵行经大漠,云阴月黑风沙恶,大漠的夜晚可不是一般的冷。
“老板结账。”苏和潇洒地丢下了几文钱在桌子上,双手拥住身体,又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离开了。
“嘿,小伙子,你还差一文钱呢!”老板急急忙忙的追了出来,大叫道,可是苏和早已走远。
“现在的年轻人啊,就喜欢占小便宜。”老板一脸恨铁不成钢的叹道地望着空空如也的大街。
人生之初,上天便给了恩赐,在每个人的体内种下了一粒种子,能长出什么就不得而知。
种子埋得浅的,发芽的很早,在幼年的时候便展现出了不同寻常的天赋,可谓英雄出少年,一旦被高人相中,纳入殿堂,那便是极力培养,可谓日后便可飞黄腾达,青云直上。
但是不乏幼年压榨的厉害了,体内的树是长高了,但是根却浅了,加上枝叶的繁盛,时间长了,倒下也是正常,大多英年早逝之辈皆如此。
但是其中也不乏会有一些种子埋的浅,但是根扎的深的,这一类会成为了大陆上响当当的人物,大唐的蒙治就是这类人,年纪轻轻便加官进爵,平步青云。
埋的深的,虽说厚土埋重宝,但是若是没有人挖掘,大多一辈子都不能发光,即使根扎的再深,没有了枝叶,也无人能够知晓,大多数人都属于这一类。
有的干脆直接放弃了修行,绵绵无绝期的等待,总是会磨掉人的耐心。
有的则潜心于武学,用尽一生去去抛自己的根,不管怎么选择还是总能找得到一条路适合自己。
苦的可就是那些不浅不深的人了,勤奋有余,天赋尚欠,要说没天赋吧,也不能说完全有天赋,要说有天赋吧,天赋也不见得能好到哪里去。想放弃又有些不甘,想坚持又太难,大多数浑浑噩噩修行了一辈子,最终还是和常人一样老死。
苏和就是这样的一类人,在七八岁时身体没能展现出潜能,他的父亲为他请遍帝都所有的名师,没有一个能帮助他觉醒的,苏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便是:“此子为池中之锦鲤,待有一日定会越过龙门化作苍龙。”
但是这一待就又过去了四五年,每日听到最多的便是苏武的叹息声,为此苏和的母亲也常常在深夜以泪洗面。
就在要放弃时,十二岁的苏和又自己醒悟了,半年后苏和成功的进入始明境界,虽然天赋极佳的人在刚醒悟时便直接进入始明境界,但是半年进入也不算太差,勉勉强强算个可塑之才吧,这可把全家上下给高兴坏了,苏武王府足足摆了十天的酒宴,日日张灯结彩。
但是一年后的武安之乱,剥夺了苏和这个勉勉强强的可塑之才,可以被塑造的机会,一年的苦役让苏和的身体在最需要营养的时候亏欠的太多,可以说是几乎断绝了修行的希望。
可是千年之后,苏和的身体在莫名其妙的状态下晋升到了灵悟境界,身体的感官变得十分的灵敏,居然可以触碰到了自然中的气。
这里的气自然并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类似元素一样的东西,所以有些人的真气颜色是不一样的,因为他们身体能够接触到的气是不一样的。
但是真气没有混色的,是因为和自己身体最相容的气才会进入体内,流经丹田转变为真气,再形于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