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沙洲盘桓了两日之后,商队就上路了。

    阳关以东的河西之地,自古以来广袤人稀。

    而经过汉末以来100多年的历次祸乱,这个地方的人间烟火就愈加的稀薄了。

    有时在路上走了日,除了几处官家的驿站,了无生机的坐落于荒原之上,连一户牧民的人家都看不到。

    好在荒原地带的灌木c蒿草随处可见,随行驼马每日填饱肚皮不成问题。

    路边有些早已废弃荒芜的土城c村落,虽然人去楼空,但村中的井池尚在,还有可供人畜饮用的苦水或者甜水。

    商队在这条道上行走已经不是一年两年了,沿途的山川风物,伙计们早已了然于胸。

    一个荒村有几口枯井c在什么地点,村中有哪些还在挂果的老树,秦冲他们甚至都能够记得清清楚楚。

    所以这段行商的路途,虽然有些冷清,但与阳关以南以西那几段黄龙沙海的炼狱相比,简直就是在天堂了。

    荒原之上有很多的野味可以猎取,像奔跑的野兔c撅着屁股挖洞的旱獭,还有成群奔跑的黄羊c野马等等。

    包括爷爷在内的全体商队成员,几日前就纷纷取出了皮囊之中的桑弓羽箭,一路东行路放牧路狩猎,日子过得逍遥而自在。

    每日晚间在野外荒原为床穹庐为被,白天的猎物剥皮净腹后撒点池盐放到熊熊的篝火上烧烤,用沿途采摘的果蔬作为配料,简直就是人间的美味了。

    比途中车马野店那些难以下咽的馊水饭食,不知道好上了多少倍。

    我慢慢明白,为什么人们一旦踏上了行商之路,很少有中途转行另谋他业的商者。

    历经万般辛苦之后所获取的这种短暂的舒适和福分,胜过了人间任何的琼楼玉宴。

    如爷爷c外公这般早已功成名就的老者,不愿在“清风泽”的家中安度晚年,还和我们这些青壮后生们一起过沙海c踏黄龙,风餐露宿c以身涉险。

    除了家业的传承之外,为的就是这样的幸福和自由。

    当然,如此安宁的旅途生活也会经常被一些外来者所打断。

    除了途中少量的苍狼猛兽c官家恶吏之外,还有一种比前者厉害百倍c让途中商家胆寒的同类,那就是来去无踪的盗匪。

    虽然说盗亦有道,大多数的盗匪只图钱财不害性命,既图财有取性命的只是少数。

    但钱财对于大多数的途中商者来说,就是身家性命。

    钱财没了,此生也就有家难回了,比一死百了要痛苦上百倍千倍。

    我家商队的伙计中间,就有一些这样的老人。

    原本是家境殷实,富甲一方的异国豪门。

    结果因为一次道上的劫持c而散尽了全部的家财。

    从此不得不浪迹天涯,在爷爷的商队里寄托凄惨的余生。

    途中我们经过了当年匈奴休屠王c浑邪王的故地,那座因“城下有金泉,其水若酒”而得名的古城。

    出此城往南行走约百十余里,在与“天之山”的相连之处有一片开阔平坦的荒野。

    在这里,我平时第一次遇见了商者眼中的魔鬼,荒原上嗜血贪财的巨匪。

    足足有一百多人,清一色的蒙面黑衣c手持弯刀c每人一骑快马从四面八方咆哮而来,发出了一片让人丧胆的嗷嗷之声。

    看到此等场面,我吓得浑身血液几乎都一下子凝固了起来,和当初在阳关之外初遇恶狼时的感觉没有二样,不由自主拔出腰间的短刀准备迎战。

    “少主莫怕,都是老爷的故人!”

    身旁的秦冲虽然也挺直了腰杆c手握桑弓,一副随时战斗的架势。

    但他的语调很是平静,没有我如此的紧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