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祯原本有三个儿子,老大赵昉,老二叫赵昕,老三叫赵曦。
正史之中,都是早早就夭折了。在这条时间线里,存活的两个儿子,赵昕和赵曦。在赵缺日继位后,得赖于赵缺日的修真手段保养,当下这两兄弟依然活蹦乱跳,健康得很。
为什么赵祯自己有后,还要禅让皇位给赵缺日?这又不得不扯出赵氏皇族典型的继承原则。赵氏开国,是在赵匡胤手上完成的,赵匡胤和一母同胞赵光义感情甚好,因此立国之初就约定,自己身故后,将遗位于自己的弟弟赵光义。
兄弟二人在生身之母杜太后的认同下,留下“金匮之盟”作为约定。金匮之盟其实就是兄终弟及和传侄不传子的皇位继承原则,这在历代封建王朝史上,也是大宋赵氏的独有,妥妥的金牌标签。除大宋赵氏外,翻遍史书,再无其他王朝皇位更替是这样的继承规则。
乃祖的传统,虽说也有执行的不甚严格的时候,但一直就在大宋皇族内部这么断断续续的延续了下来。在上一代皇位继承的节点上,原本赵缺日的生身之父赵允让就有机会继承大位,只是后来因为机缘巧合,最终是赵祯继承了那个位子。而赵允让的命数,还真是和三绝老人为其批命的结果一样,有帝王之份,无帝王之实,止于王爵。
赵祯本人,年幼时期,继位之前,也传奇得很。野史上甚至传出过狸猫换太子的段子,这个故事附会的就是赵祯。
赵祯之母,仅是真宗在位时,当时做妃子的刘氏(后被真宗立为皇后,也就是史上大大有名的刘娥)的侍女李氏。
刘娥一直无子嗣,而真宗此时偏偏又看中了自己侍女李氏。时隔不久,在李氏诞下一子后,被刘娥收养在膝下,名赵受益。
赵受益年幼时,体弱且生母不显其贵,真宗有意传位给侄子赵允让。直至赵受益长到八岁时,方打消了此念,真宗这才正式册立赵受益为太子,并赐名为赵祯。
赵祯十三岁继位,在位四十一年,谥号体天法道极功全德神文圣武睿哲明孝皇帝,庙号仁宗。
到了赵缺日这一代,当赵缺日携万众瞩目之资归宋省亲后,赵祯就动了这个念头。实在是两两对比之下的最优选择而已。先说赵祯的两个儿子赵昕和赵曦,只能算是中人之姿,且赵曦还年幼不甚懂事。
赵祯原本对赵昕寄予厚望,为此还特地派驻到环球虚拟公司担任了副总裁职务,让其跟着赵缺日学学本事。后因赵缺日归宋,又召回跟在赵缺日身边。赵祯的本意是希望赵昕与赵缺日朝夕相处能让其有所进益,没想到赵昕越年长,本事没长进,小脾气倒是越发的让人摇头不已。
当赵祯看到了自己的侄儿赵缺日正式归宋后,禅位这个念头就已经萌发了。理由很简单,首先赵缺日是赵允让之子,自己的亲侄儿,赵氏皇族原本就有传皇位给侄子的更迭传统。其次是赵缺日也真是符合赵祯心目中的最佳继承人选,在赵祯看来,赵缺日可以很好的带领大宋走向辉煌,屹立在强国之巅。
作为既有赵氏皇族的皇室更迭传统,又有当下国家命运抉择的现实需要,再加上赵祯年事已高倦怠政事,一心想跨入修真者行列。三个理由凑在一起,这个位子还是如同正史里一样,最终砸落到了赵缺日头上。
皇位砸落到了头上,赵缺日也没感到任何的兴奋,实在是因为赵缺日此人在另一个世界里,完全是懒癌晚期病患者。对于赵祯丢给自己的这摊子,这不就成天的让赵缺日忙到脚不沾地,叫苦不迭。
现在又因为皇位继承关系,牵扯到了赵祯自己的两个亲儿子和自己的一众亲兄弟。自己的堂弟,亦是自己的两个小舅子,外加自己辣么多的亲兄弟胁裹在这个事件里,听闻此事后,赵缺日顿时就感觉头大无比。
具体是个什么状况呢?原来在赵缺日继位之后,赵昕和赵曦就被归为了皇族宗室血亲,被逐渐的默认边缘化了。虽然被边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