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谢参谋的精神好多了,跟叶绍洪、都季诚、邓剑,还有邓剑的女朋友一起包了饺子,等谢参谋媳妇下了班回家,一起乐呵呵地吃了一顿团圆饭。     真的是一顿团圆饭,是纠察队一帮相得之人的团圆饭。     谢参谋也知道自己再很难象当年一样,带着纠察队轰轰烈烈地大干一场。     形势不允许。     也许再过几年,或许还能有更难弄的大案子,到那时候,说不定就是叶绍洪领着干了。     谢参谋心里有失落,更多的是欣慰,叶绍洪和都季诚都很能干,只要夹紧尾巴,顺顺利利地提干了,在部队的发展不会差了。就是邓剑的退伍,原先老觉着太可惜了,现在看到穿上警服的邓剑干得也很好,还有了这么漂亮的女朋友,郁结在心里的疙瘩没了。     当然,谢参谋最看好的还是叶绍洪。     不过,很担心,担心那帮搞走私地,会私底下搞动作,给叶绍洪设置障碍。     有些人就是干正事儿不行,搞起歪门邪道来,不遗余力。     不能老在家呆着了,该出去活动活动了。     谢参谋主动要求去了萧副司令那儿,跟上面的人说话那意思,老子不想干了,在后勤系统养几年,准备转业。     话是这么说,实际上怎么个状况,没人知道。     萧副司令更象养老的样子,弄了杆猎枪,天天上山打兔子打野鸡。谢参谋去了以后,也拿起了猎枪,两位曾经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就跟山村野夫一样,对部队的事儿充耳不闻。     挂在三号院那栋将军楼的纠察队的牌子终于摘了下来,大门还上了锁,贴了封条。叶绍洪和都季诚跟曲班长、郑群他们,在警卫连食堂喝了一顿面条就由郝句开着1号警备车再加上警卫连的大卡车,送到了直属四连。     郝句送完叶绍洪和都季诚,也离开了纠察队,回了东峰军分区,正式成了陶家的司机。陶毅的老爸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不想在京城住了,举家迁到了东峰,陶老爷子跟一直闷在东峰海军航空中级指挥学院的杜副院长说了一句,说是不稀得跟一帮不要脸的老混混天天吵架。     纠察队干的那些大大小的活儿,似乎可有可无了,三战区那边只是让警卫营临时担负着军容风纪的纠查,对街面上的那些歪戴帽子的军人没有太大兴趣,纯粹是应付差事,暗地里,假军车弄私货的买卖还有人在搞着,只是不象以前大张旗鼓了,挺隐蔽地小规模地在五槐市城乡接合部传货。     战区军务部每周的例会上,没有人再提什么军容严整、部队整体形象的问题了。     一场大戏散场了。     有的人死了,有的人还活着。     纠察队撤回直属四连,连里还专门开了个通气会,把叶绍洪编到了一班,都季诚在二班,曲班长和郑群都在炊事班,其他的老兵还是各回各班,孙明没回连队,暂时在警备处帮助工作。     直属四连新上了侦察课目,刚刚开始练,从四战区请的侦察队的教官还没到位,不过,连长朱长庆好象兴趣不是太大,只是例行公事地安排一些简单的基础动作。     每天,主要训练军体拳第二套和擒敌拳,是表演课目,来年的五月份要给战区的首长表演。     另外的格斗课目是倒功和捕俘训练,分得还挺细,前倒后倒侧倒,防刀捕俘抱腿捕俘由后捕俘等,这个只是训练计划上有,还没正儿八经地开练。     叶绍洪和都季诚一下子也弄不明白,重点要练什么课目,也就是跟着班里的兵照葫芦画瓢,学得大差不差就行了。     四连的日常训练听听名字,好象还有点道道,可实际练起来就差多了。     根本没有多少实战价值。     连长朱长庆也没太在意叶绍洪练这些基础课目,他最关心的是400米障碍。朱长庆一听叶绍洪和都季诚回来,高兴得跟什么似地,自己一个人在屋里吃着花生米,喝着五花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