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儿最好江州吗”     林菁笑“英雄所见略同,我便是相中了江州。一来这里没有大牌世家,二来作为利益交换,楚家在那里的建设完全可以转手给你,最重要的是江州土地肥沃适宜耕种,又是一处陆路水路并进的交通要道,还能直接连通青州闽州琼州,适合你调度各方力量,简直是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沈安侯深思熟虑后也越发觉得媳妇儿说的有道理,又和楚舅舅探讨了许久。楚怀想了想也表示赞成“之前是我想歪了,总觉得楚家是一路跟着你走的,却忘了在世人看来,其实是你跟在楚家后头受庇护。”且说的直白些,楚家也有执拗的长辈和自以为是的年轻人,不见得能明白沈安侯对楚家意味着什么,说不定还能做出“恩将仇报”的事儿来。     越是在秀川呆的时间长,楚怀便越是感慨这些山民的淳朴,不愿去想世家子弟的弯弯绕绕。可被沈安侯提起,他还是不得不承认“便是楚岷如何信重你,可他才是楚家家主呢,你当他会这般将你为楚家做了什么给说个明白他只是你的合伙人,不是你的拥趸,你还是索性自立家门,到时候相互之间各凭本事,也没什么好抱怨的。”     沈大老爷便这般下了决定,正好秀川来了许多青年俊杰,一切也算是走上正轨,让他能腾出手来将这件大事儿给办了。楚岷早就得了楚怀的书信,在惊惶之后也慢慢想明白了,如今正一心一意等着和沈安侯做个交割,总归不会亏待了这位表弟便是。     龙江沿岸因有沈侯爷的布局安排,百姓已经开始转圜安置,在子弟兵的帮扶下勉强能度过这个冬天。而龙江以北朝廷和世家的控制范围之内,情形却越发不容乐观,不仅各处叛乱不断,连带着蛮夷也仿佛闻着味儿了,正试探着在幽州边境不停侵扰,局面越发变得紧绷。     沈安侯得了顺城告急的消息便考虑要不要出手,而陈晨干脆主动请缨,带着军校的第一批学员往边疆赶去。至于他要如何收拢陈家旧部接管顺城边防抵御蛮夷,那就要看他自己的能耐了。     陈安心中虽然担忧,面上却全是骄傲和自信“你一定要好好干,幽州是咱们陈家的根基所在,便是你坚强的后盾。我听闻你在琼州便熟知兵事,军校成绩亦是名列前茅,且让人看看咱们陈家子弟的风仪,也算不辜负你们侯爷对你的苦心教导。”     陈晨便龇牙咧嘴的笑了“何止是咱们陈家的路子,我还有楚将军的手书呢,要是连一个小小的顺城都掌控不了,我也白被训练这些年了。至于带兵打仗,您就更放一百二十个心吧,将作监和鸿胪寺合作愉快,我有的是他们的情报。三年前我能给楚将军做行军计划和军备报告助他一臂之力,三年之后我还能让蛮夷从我手里讨到好处不成”     “就是要有这样的气势”楚怀也鼓励道“你是个有天分的,好男儿马革裹尸,那是军人的荣耀,我们都在后头看着你呢。”     等沈安侯两口子回到青州,时间已经是十一月中了,陈晨也顺利抵达幽州顺城县,和那里的县令并都尉联络上。这两位都是楚怀旧部,三年前跟着楚将军大杀四方立下不世功勋的,自然也知道当年给他们帮助良多的陈晨陈大匠。     看过楚怀手书,得知陈晨的来意,两人都是大喜过望“幽州如今正是危难之际,能得到你们的帮助实在是太好了。”都尉大人姓李,是个凭着军功拼打上来的彪形大汉,这会儿却是老泪纵横“天知道将士们这会子还是用的先帝年间发下来的棉衣御寒,兵刃器械也多有缺失,可朝廷除了给我们不停换将不停派监军,根本什么都不理会,士兵们的军饷都拖欠了多久了在这么下去别说抵御奴炎,只怕我们自己就先散了。”     陈晨这一路行来又何尝不知道局势凶险可越是这样,他心中越发高昂,听了这话便承诺道“御寒的冬衣已经在往这里送了,粮食的问题我来想办法,只你们也得和我同心协力,咱们尽快将军中大权握在手中,好歹别给奴炎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