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的里长。”
这话不知从何说起,可一传十十传百的,所有人几乎都信了。帮着一块儿干活的捕快们简直惊呆了“他们真是许久没吃过饱饭的流民怎么感觉比我们的力量还大些”
男儿们没闲着的开始营造棚屋,妇女们也行动起来,一部分照顾老幼病残,一部分帮着烧水做饭。医学生中不乏女子,便教她们如何清洗干净,换上白色新衣,让她们越发感激不尽她们听不懂什么污染传播,只知道这些如同神祗一般的白衣女子给了她们衣裳食物,教了她们许多东西,让她们有了更多活下来的勇气。
当然,百姓良莠不齐,有踏实肯干的,也有偷奸耍滑的。对付这种人,侍剑是最有法子的他好歹是当过沈大老爷身边的头号小厮的,什么家丁护卫没整治过传小话扰乱人心的便用臭哄哄的脏衣服堵住嘴,偷盗揩油的便捆着手吊起来,邋遢敷衍不听指挥的丢进水缸中泡着,总归有一个算一个,都给雷厉风行的摁下去了。
沈大老爷还真没见过他这一手,看了一会儿也乐了。只这般还真行之有效,杀鸡儆猴之后,百姓们便听话的多。不说指哪儿打哪儿令行禁止,至少能做到个大概,再有衙差和沈侯爷带着的人帮衬一把,棚屋的建造倒是进行的飞快。
而救治营中却依旧气氛压抑。疟疾是个挺可怕的疾病,尤其是这些病人还都兼具了其他并发症,最少也是个营养不良。可这般环境下,还真没办法给他们补充营养,便只能听天由命,看他们的造化。
林菁给一个出现心肺衰竭症状的病人扎完针,还没来得及擦一把汗,那边的学徒便欣喜的叫起来“孩子出汗了,女祝您快来看看”
林菁过去一摸,温度果然降了下来,心里便松一口气,让人端了专给孩童用的药水来继续喂。可这次却不知为何,那孩子直接哇的一口吐了出来,发出猫儿般的哭声,挣扎着不愿再用药。
学徒一看就急了,林菁也没法子,只能招了孩子母亲来,让她抱着试一试。没想到还真成了大约是稳到熟悉的味道,半昏迷的孩子慢慢安稳下来,小口小口的咽下了喂进嘴里的苦药汁子。
那女子这会儿也是激动不已,早已不见了之前的嚣张无理,恨不得给林菁跪下。林菁再三叮嘱“等会儿我让人给你送米汤,你给孩子吃一些,只不要给他喂奶,免得又引起泄泻之症。”
那妇人哪里还敢不从,急忙点头重复了一遍,看的学徒抿嘴儿笑。林菁也是感慨“可怜天下父母心,哪个当娘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儿呢”
而像她和沈安侯这般把孩子往青州一丢便不管不顾的才真不多。尤其是小沈凌,从三岁之后就跟着哥哥嫂子过日子,林菁还会抽空照料他,沈安侯几乎是一年有大半时间不见人影。也亏了小程氏和孔氏都是温柔贤淑的,没把孩子惯坏,反而处处开导他,才没让那臭小子走了偏路变成个叛逆鬼。
想了一会儿儿女,林菁也觉得自己又有了劲儿,继续一边忙活,一边指导着学员们。都说人的潜力是无尽的,不过一天时间,他们竟是慢慢都适应了这个强度。而林菁也趁机让沈安侯抽调县中年轻大夫来帮忙,大大减轻了学生们的工作量。
宣城的大夫并未见过他们这般用药和治病的法子,可官府的政令在前,又有渐渐好转的患者在眼前,他们不得不按下心思照着林菁交代的法子处置病患。也有想法固执的,一力指责林菁“胡乱用药,毫无章程”,被沈安侯亲自拎着衣领给丢出去了,那半老头儿看着杀气四溢的沈大老爷总算闭了嘴,讪讪的躲在一旁不敢乱动。
三日之后,大部分病人开始显著好转,其中之一便有林菁救的那个孩子。只疫病同样是可怕的,总有些人来不及救治便没了生机,被学徒裹上白布送出去。学生们从最开始的崩溃到后头的渐渐麻木,可心中的波澜亦越来越大。若是他们能够医术再精进些,若是这个世界的医疗水平能够和女祝描绘的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