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走到了四月,天气也越发燥热起来。整整三个月,大燮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就没有哪儿正常下过雨。穆荇急的开始掉头发,世家也没好到哪里去。无良奸商看着形势不对,趁机大肆收购粮食,更是让百姓心头蒙上了一层阴影。
穆荇的行动算是快的,立刻着手组建新的部门“都察院”,彻查地方上哄抬物价造成百姓恐慌的现象。都察院设最高长官左右都御史,暂定正三品衔,另设左右副都御史、左右佥都御史和各州监察御史等。
这事儿本意是好的,但耐不住权利相争,世家勋贵如闻着了血腥味的鲨鱼,一下子就冲了过来。今天这个告状那个,明天那个揭发这个,好好一个朝廷被弄的乌烟瘴气。穆荇实在是没了法子,又想到了自己的好基友沈大老爷,一封请帖将人请到了望江楼上。
不过这回沈大老爷是说什么都不愿意去当炮灰了:“不是臣矫情,您要是真没人可用,臣一定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然而如今您手底下是真没人么?”他小声点道:“您让他们吵去呗,了不起都御史先不封了,让陈国公先兼任着,您把人往外头一撒,等他们立功回来,谁还能说个不字?”
临危受命嘛,不必走正常程序嘛,穆荇不过是被大臣们吵的头晕了才没想到这点,被沈安侯一说,立刻就心领神会:“你说的也对,等他们吵完了来,只怕黄花菜都凉了,难不成朕的国事就不用处理了么?”
君臣互拍马屁完毕,穆荇便兴致高昂的安排去了。只他也是有几分奸诈的,不仅将自己在国子监里培养的人手拉了出来,还从御史台与翊羽亲卫都各抽调了不少勋贵子弟与世家子弟。这回大家都没话说了,出去办事各凭本事,回来谁的功劳大,谁就能成功上位。
沈安侯为了表示自己对圣人的支持,还特意邀请这些个“钦差”们在望江楼吃饭,传授了不少打击奸商的知识。怎样虚以委蛇,怎样调查取证,怎样明察暗访,他确实是门儿清,也听的得这些小年轻们热血沸腾,回头便摩拳擦掌,准备干出一番大业绩来。
这本是他得了穆荇吩咐才做的,就是怕这群倒霉孩子被奸商玩儿的分不清东南西北,没的白费了圣人一番苦心。却不料让大部分人都觉得圣人是在给沈大老爷铺路,等各路监察御史钦差大人回来,便让他朝堂复起、坐上这都御史的职位的时候。
沈安侯听了就呵呵了,便是圣人有这想法,他也没上去给人卖命的心思好吗?不料穆荇听了却是真心动了,私底下让林内侍带了话来,沈安侯听的一脸黑线,回头和媳妇儿吐槽:“真当我呼之则来挥之则去呐!他想得美!”
只面对这位大爷,直白的拒绝无异于作死,沈安侯脑子一转,开始使坏:“都察院和御史台其实职能差不多,干脆合并了算了。陈国公如今不是兼着都察院的差使么?干脆做的名正言顺些,让他这御使大夫就做了都御史呗。”
“可是左右都御史是正三品,御使大夫可是从二品呢,没的让人降职啊!”林内侍眉头都皱一块儿了。
“那才正好啊,陈国公超品任职,便不必再设左右都御史了,他一个人统管便行。而圣人正好在他下头培养出两位都御史来,以后也可以互相监督互相学习嘛。”
沈安侯这话说的正好骚到穆荇的痒处,他不就怕官员一团和气一家独大吗?陈国公张舒梁做的不错,没道理让一个都察院把他的御史台给挤没了,而左右都御史互相牵制又确实是个好法子。按沈安侯说的,由张舒梁超品任职作为过渡期,后头培养自己人起来,可不是再好不过了?
逃过一劫的沈大老爷松一口气,越发督促自己下头的人手低调行事。三路监察御史的行动倒是很快,一路打压不法商人,甚至直接开仓放粮,让百姓们直呼青天大老爷。本以为事情就该这么过去了,没想到行至宣州的监察御史却出了意外——去那儿的一正一副两位御史一个姓齐,是出自国子监的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