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油的制作需要经过去壳, 晒干,粉碎,蒸,榨油,过滤等步骤,还需要有专门的器械。楚家在去年便有了经验, 将他们按照沈安侯给的图纸做出的榨油器械又改了改, 用起来更加顺手。而今年的天公亦是作美,并没有出现连绵阴雨影响晾晒, 让他们更加欢欣鼓舞。
楚家要将茶油的生意做大,自然也得讨好皇位上头的那位, 遂将色泽和香味最好的一部分作为贺礼送到京中。穆荇在品尝过茶油烹饪的菜肴后连连点头:“其味自有清香, 确实不错。”
京中普若寺也得到了楚家的馈赠,因茶油是素油,和尚们也能食用,因此受到了大师们的一致感激。虽然出家人讲究六根清净, 但每日里开水煮青菜也是很惨的好吗, 能有点儿油水, 吃食上总要好得多。
秉承着楚家的就是沈家的,林菁家的大厨房自然能享受山茶油不限量供应的待遇, 总算解决了她一直担心家里人各个都是三高患者的问题。大夫人一开心, 便挽起袖子要做好吃的。
这次她要做的是油茶面。林菁以芝麻花生和核桃作为底料, 在锅中用茶油炒香, 放在案板上用擀面杖碾碎。接着就是抄面。将一大勺面粉倒入锅中, 以小火翻炒,直到面色金黄为止。这个步骤并不难,只控制好火候不要炒糊了就行。将炒好的面与之前的底料拌匀,平铺晾凉,再将茶油分批少量的倒入其中,反复搓揉使油香完全融入面中。
做好的油茶面直接用开水冲成糊状,再往上加糖和自己喜欢的干果。林菁让厨房跑腿的小厮给各房主子们都送去一碗,也让他们尝个新鲜。
楚氏吃了直说喜欢,又香又糯的口感正适合她。林菁看她适应良好便松了口气,暗中交代大厨房中做菜尽量都换成山茶油,毕竟从养生保健的角度来说,动物油是远远比不上山茶油的功效的。
她还额外给老太太准备了几个小菜当午膳。一盘芹菜油炸豆腐丝以山茶油将豆腐皮炸至金黄色后拌上开水滚过的芹菜丝,几根红辣椒丝儿着色,配以糖和醋调味,吃起来又清爽又开胃。另一盘煨鲜蘑菇则是用文火将糖放进山茶油里使其溶解变稠,加水后倒入焯过水的蘑菇煮一刻钟,待汁浓后与煮熟的嫩豆荚一起盛入盘中即可。
再来一个茶油炖鸡蛋,爽滑细嫩色泽金黄,虽然不见肉菜,但完全做到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林菁满意的点了点头,大厨房的几位师傅们嗅着香味儿也心里有数了,这山茶油的味道还真不比平日里用的猪油羊油牛油味道差,甚至还少了些腥膻味道,显得更加清香。
楚家出品的茶油不仅在沈家飞快的取代了其他油的地位,在京中不少人家也受到了热烈的欢迎。尤其是林菁暗中支招,让他们联合名医们发布了茶油的药用功效之后,富贵人家更是恨不得一日三餐的都用上这种“长寿油”。
不过这还真不是虚假广告,本草纲目中记载“茶油性偏凉,凉血止血,清热解毒。主治肝血亏损,驱虫。益肠胃,明目”又云“茶籽。苦含香毒,主治喘急咳嗽,去病垢。”在历史上,茶油甚至当作上等贡品进献于朝廷。
且茶油不仅可以用来食用,在治疗外伤上也有极好的效果。后世便有不少婴幼儿专用的茶油喷剂,孩子哪里磕红肿了涂一些很快就能好。林菁在家中和女学会所慈淑所里都备了不少,这可比一团黑乎乎的膏药好用多了。
最重要的是这种油成本低,楚家卖的也不贵,这样一来得利最大的便是百姓们。这年头可不是后世随便就能买肥肉熬猪油的,许多人家一年到头只在一年三节里才吃点儿荤腥。如今有了山茶油,一般的平民人家能隔三差五的买上一点儿。
穆荇虽然知道楚家不会做无本的买卖,但看了江州刺史的请功折子,又有市井中的一片叫好声,不得不承认楚家这事儿做得漂亮,甚至算得上利国利民。而当皇帝的给奖励自然不能小气,何况面对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