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夏鸣门”的风波还在持续,网络上的舆论依然鼎沸,但这一切都与苏景无关,他宛如普通的吃瓜群众一般,冷眼旁观着“夏鸣门”的发酵,继续过着自己的平淡生活。     回到南都的几天后,张宝伦也结束了在首都的工作专程来到一趟南都,苏景履行承诺请他和林树去“叹”了一次地道的南都早茶。     所谓的地道,并不是说味道正不正宗,而是一种“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     毕竟“叹”在粤语中有着“享受”的意思。     所以,“叹早茶”,不仅仅是食欲得到了满足,还有就是享受闲愉的时光。     这也是老南都人享受生活的一种方式,或者说是一种仪式。     南都早茶由来已久,除了茶本身外,还配有数不清的美味茶点,诸如被称为“早茶四大天王”的虾饺、干蒸烧麦、叉烧包、蛋挞,还有凤爪、榴莲酥、马蹄糕、牛仔骨等等。     因为仨人身份特殊,所以并没有坐在大堂,而是开了一个雅间。     说是雅间,其实也没有很安静,木制的屏风并不隔音,坐在里面依然能听到外面人声鼎沸,宛如菜市场一般热闹,有着一种浓厚的市井氛围。     “哎,都说你们南都人会吃,我今个儿算是明白了,你们这个‘会吃’不只是各种各样的美食,更重要的是你们这种享受美食、享受生活的心境。”回想起刚走进来时看到座无虚席的场景,张宝伦如此感慨道。     不同于西餐厅那种安静的氛围,茶楼很是嘈杂,而且环境也不见得有多么高雅,地板随处可见水迹或者一些一次性筷子袋,或者还有一些不慎掉到地上的糕点,就好像夜市一样,但它又比夜市多了一些让人说不出来的感觉。     苏景倒是没想到张宝伦马上就有这么深的感触,面带羞愧地说道:“说来惭愧,我在南都生活了那么久,这早茶吃了也不少,还真没有想这么多。”     “很正常嘛,你已经习惯了,对你来说这是一件最普通不过的事情了。”说着,张宝伦拿起一双筷子,“就好像这双筷子,我们习惯了用筷子吃饭夹菜,但不会深入去想,我们为什么要用筷子而不是刀叉,筷子又有着什么样的含义和文化。只要我们在遇到新奇的事物或者足以引起我们深思的事情时,我们才会有一种探寻的乐趣。”     苏景深以为然地点头,就拿这筷子来举例,在某品牌的“筷子”事件之前,又有多少华夏人回去探索筷子代表的是什么,大多数对筷子的理解都只是一个吃饭的工具,一件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餐具。     但为什么就是这么一双简单的筷子,却能引起华夏人对视频中不规范使用筷子的质疑和争议呢?     抛开后面这个品牌的老总批评华夏人的言论引发更大的争端不提,在事情发生后央视发布的公益广告《筷子》中,我们可以知道我们一直以来都没有注意到的答案。     就是由两根小木棒组成的筷子,承载了华夏人的情感和记忆。     正如张宝伦所说的那样,我们对习以为常的事情都不会投去过多的关注目光,也不会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做,所以也就没有太大的感慨。     林树的一句话把苏景的思绪拉了回来,“苏景,你好歹也写出了《苦瓜》、《葡萄成熟时》这样的歌曲啊,几个评委老师都说你是一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你现在是怎么回事呢?”     面对着林树的打趣,苏景理直气壮地反驳道:“我要是不观察的话,能从某一件事就联系到生活中的某一个物品吗?”     “行行,你说的都有理!”林树笑着说道。     在苏景和林树说话间就拿着菜单猛瞧的张宝伦这个时候插话道:“这个怎么点菜的啊?”     苏景闻言不由笑了起来,答道:“这个菜单不是让你点菜的,茶楼有一个专门放茶点的地方,你想吃什么都是自己去拿的,去拿的时候带上这个菜单,你拿了什么负责看守的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