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么样,木子风保住了小马,算是不幸中的万幸。
动物有神奇的一面,可能是品种较为优良的缘故,那匹小马驹在出生后仅仅小半个时辰,就已经颤巍巍地站立起来,试探着走路了。
这种适应速度,比一般的马足足快了一倍,应该是天生的好马胚子。
小家伙是匹公马,全身深褐色,是百岔马典型的“板栗色”,结构紧凑匀称,尻短而斜,蹄小成圆墩形,乍一看和条狼狗差不多。
尽管走路的动作还不是很熟练,但小家伙非常努力,摇摇晃晃,一遍一遍尝试,看起来非常倔强。
可惜的是,它没有了妈妈,以后生存的本领全都要靠自己去学。
木子风对这匹小马非常亲近,过一会儿就要抱到怀里看看,逗它玩玩。
等大家在不远处开梢的时候,小家伙已经走得非常熟练了。
看着这小家伙顽强的生命力,木子风也是兴致盎然,给大家讲了这种马的来历和特性。
百岔,是蒙古草原上一个地名,很早的时候,那里有不少野马,由于当地有很多草原狼经常会袭击马群,因此那些野马的生存能力非常强,耐力也非常好。
而这种百岔铁蹄马,可能就是家马和野马杂交的后代。
这种马能够来到西南,估计是秃鹫在无意之中,抢到的外地马帮留下来的。
大家一边就着酥油茶吃着糌粑,一边听木子风讲着这小马的来历和故事,听得津津有味。
“少爷,你这么懂马,给它起个名字吧”
二锅头宣得利见缝插针,顺口说到。
“这小家伙来历曲折,咱们要好好想想,不能草率,阿弟们都好好想想。”
木子风觉得一定要有个好名字,才对得起这匹来之不易的小马,也让大家都有参与感。
正说话间,远处传来了寺庙里悠扬的钟声。
西南人多地人信佛,深山藏古寺的情况倒也很普遍。
“哎,我想起来了,以前我阿爸给我讲过,说这茶马古道最难走的一段在康巴地区,那地方有个庙叫伏龙寺,也是土匪横行……”木子风来了灵感。
“伏龙寺有个马店叫何家烟馆,当地流传一句顺口溜:何家烟馆喝口茶,过了店子更害怕,浑身绑在树桠桠,全身脱得光叉叉,说的就是马帮怕土匪……”
可能是见景生情灵光乍现,木子风更加兴奋地说到:“咱这马也是从土匪手里救的,正好现在又有古寺敲钟,天意啊……”
他越说越来劲,像是在自言语,最后一拍大腿:“就叫伏龙!”
大家一听,都觉得这个名字不错。
“伏龙好!伏魔卫道,潜龙腾渊,够霸气!“
宣得利反应很快,解释得天衣无缝。
马帮里的二锅头,就是要有这种本事,既要算帐快,又要口才好,一般谈判和对外联络这些事,都是二锅头最在行的。
宣得利年纪不大,但他比木子风入行早,已跟随木家老爷多年。
出门赶马帮,他是二锅头;在木府家里,宣得利就是大管家的角色。
那匹小马真通人性,听到木子风说出“伏龙”这个名字时,竟然摇头甩尾,连蹦带跳好几下,一副欢喜异常的样子……
不平凡的名字,不平凡的来历,注定了这马的一生,都将是不凡的。
开完梢,马帮人再次看了看母马和那块木牌,默默地继续前行。
与此此时,乱石谷十里外,在一处叫“飞鹰堡(bu)”的大厅里。
秃鹫斜躺在虎皮椅上,嘴里叼着一只烟枪,再加上秃头和鹰钩鼻子,活脱脱一个痨病鬼模样。
旁边还有几个擦抹得十分恶心的老女人,正在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