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渊太祚,竟然如此歹毒?”
萧让听完李乌光的话之后,一脸不敢相信地说道。78更新快
这事确实是出乎他的意料的,因为他虽然从一开始的时候就认为,渊太祚并不会轻易地放过李乌光,可是也没有想到渊太祚会对整个李氏一门进行近乎屠戮般的“报复”。这未免也太夸张了!最后,萧让让李乌光留下,接着使团开拔,开始返回东都洛阳了。当时萧让是这么跟李乌光说的,“李大人啊,你若想报仇,我无能为力!不过,你若是想在大隋住下来,尽管跟我返回洛阳,我可以把你引荐给陛下……”
“不,不,老师!此番遭逢大变,南平早已心如死水!无心官场矣!只求往后能够跟在老师身边,以求在学问上有所成就……”
“南平”是李乌光的字,而他之所以会这么“选择”其实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他的“仇人”的势力实在是太大了,作为一国君主的婴阳王就不必说了,就是作为寇首的渊太祚也是高句丽国的莫离支,他要想报仇,除非他能灭了整个高句丽国吧!可是这怎么可能?他又不是大隋天子杨广!是说灭了谁就能灭了谁的?而且即便是杨广,在之后的三次“伐高战争”中也没能够真正灭了“高句丽”吧,反而是被“高句丽”拖得亡国了,这实在不得不说是一个极大的“讽刺”。
正是基于以上的这些原因,所以李乌光很明智地选择了放弃“报仇”。不过,他可没有完全地忘却“仇恨”,而是将“仇恨”完全埋藏到了心底,不爆发还尤自可。一旦爆发,那可就是“雷霆万均”了!当然,这样的机会是无限趋于零的,可是好巧不巧的是,从这一刻开始,他就真正地投身到了萧让的“阵营”了,所以在若干年之后,还真的被他找到了机会。报了这天大的“仇恨”。
当然,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
###############################################
车队又经过了十几日的颠簸,终于要回到东都洛阳了。
在回到洛阳之前。有关萧让这个大隋使节在高句丽的“光荣事迹”已经在洛阳城里传扬开来了。至于原因,很简单,那就是因为皇帝杨广的主动授意而形成的。他不是在高句丽派有大量的密探吗?他不是可以清晰地知道平壤城里的一举一动吗?所以当他得知了萧让“狠狠”的打击了高句丽人之后,他顿时就兴高采烈地传令下去,一定要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萧让的“勇举”了。
“陛下。此番萧大人之所以能扬名异域,那全是陛下的功劳,若非陛下独炬惠眼,亲自点其为进士头事。也就没有他今日扬名异邦之事了,所以要说荣誉。还是首推陛下……”
这是当时杨广下令要为萧让大肆“宣扬”的时候,有人跳出来说的马屁之词。可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马屁之词,完全是拍到了马腿上!
因为杨广之所以要令人大肆“宣扬”萧让的“丰功伟绩”,其目的就是要让人忘记他的存在的。因为在这一次的“诏书”中,他是这么说道的,“视汝为长辈,愿修秦晋之好!”这是他为了要准备对高句丽用兵,所以用的“缓兵之计”,可是不管怎么说,这始终是丢人之举,所以他根本不想人知道这一点。
而他要为萧让“作势”,其实就是想将天下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萧让的身上,因为这么一来的话,也就没有多少人关注他的那一篇诏书了。可是如果像那位“拍马屁”的大臣所建言的那样,将萧让在高句丽的大部份功劳通通都揽到他身上的话,那天下人的注意车不免就通通转移到他的身上了,到那个时候,也许就有人想要考究他这个皇帝在这一次与“高句丽”的“交锋”中,到底还有着怎样“激动人心”的举动了。可结果却发现“大相径庭”,因为“英明神武”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