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台传奇一五一下辨之战(上)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十月(以下月份均是农历)。此时刘备已据有益州(包括四川,重庆),又有张飞取得宕渠之战,即赤壁大战之后,刘备军与曹军主力(张郃军)正面交锋的首战的歼灭性胜利,踌躇满志,与法正一起站在城楼上。
刘备在城楼上高声朗诵隆中对:“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法正点头,趁机对刘备说道:“主公,曹操一举而降张鲁,定汉中,不因此势以图巴蜀,而留夏侯渊张郃屯守,身遽北还。此非其智不逮而力不足也,必将内有忧逼故耳。今策渊郃才略,不胜国之将帅,举众往讨,必可克之。”
刘备听了,正中下怀,点头对法正说道:“说得好!孝直(法正的字),说下去。”
法正见自己的战略看法被刘备赞赏,就继续对刘备进一步分析说道:“主公,我军进取汉中,克之之日,广农积谷,观衅伺隙。上可倾覆寇敌,尊奖王室(请注意,这原是刘备本来可以达到的目标)。中可以蚕食雍凉,广拓境土(这是诸葛亮后来六出祁山早期的目标)。下可以故守要塞,为持久计(这已经是诸葛亮后期的目标了)。此盖天以与我,时不可失也。”
朋友们听了法正与刘备的战略规划,应该都是点赞的。可是后来蜀汉的历史怎么变了呢?这正是我们所要按照真正的历史记载向朋友们展现的历史故事。
刘备听了,紧握住法正的手说道:“太对了!孝直,你说的正合我蜀汉隆中对的国策!匡扶汉室,铲除国贼正在此时。过去我军弱小,一直回避曹贼主力锋芒,从现在开始,不,是从张三将军与曹军大将张郃在宕渠大战开始,我军就要正面与曹贼主力决战!要横扫曹贼曹军!张飞张翼德首战宕渠,打出了我们蜀汉将士的威风,现在我们要再接再厉,由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三国演义中,率领蜀汉军队与曹操军队作战夺取汉中的是诸葛亮。
但是,这只是家言,不是真的。
正史三国志资治通鉴记载的是亲自率领蜀汉军队与曹操军队作战的是刘备与法正。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那么,真正的历史上的诸葛亮这时在干什么?
诸葛亮此时是在益州蜀中后方安排各级官员。
诸葛亮任命官员经常是火箭式的提升。一步到位提到关键的重要岗位。
诸葛亮此时对蜀汉集团与曹操集团作战,完全没有把握,没有信心。他一心想着“内修政理”,为刘备之后的,诸葛亮自己的大权独揽做准备。
诸葛亮此时对四川官员人所共知的“无三巴,无汉中则无益州”的基本常识,完全没有概念。所以对刘备与法正积极执行的夺取汉中的战斗没有兴趣。
蜀汉军出征。
最先头的部队是将军吴兰的工兵。吴兰的工兵部队为张飞部队在宕渠快速修建了坚固的兵营。
“吴”字战旗飘扬。
吴兰在行军中。
雷铜在行军中。雷铜军小分队是张飞特别安排保卫吴兰的工兵部队的警戒部队。
马超的骑兵因为驻扎在剑阁,所以先行出发。
在山路行军,为了爱护战马,将士们都是牵着战马行军。
马字大旗飘扬。
马超在行军中。
马岱在行军中。
任夔在行军中。任夔是马超的心腹牙将,也是与曹军有深仇大恨的忠实将领。
马超此时并不知道张琪瑛已死,马超精神抖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