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队在前进。

    “吴”字大旗在飘扬。

    张飞威风凛凛地骑黑马在部队中间。

    一杆“张”字大旗迎风飘扬。

    另一杆“张”字大旗飘扬在蒙头要塞上。

    这是曹军张郃军的大旗。

    张郃的二万精兵押送着五万移民,声势浩大地要赶回阳平关,现在正好也赶到宕渠。

    张郃在撤退的途中,听斥候禀报说,蜀汉刘备派出精兵一万准备在阆中截击自己,而率军的统帅竟然是张飞!

    张郃知道,这次碰上大刺头了!张郃一面督促军队以最快速度撤退,一面估计,自己押送着五万移民,再怎么快,也会被张飞军赶上。如果在途中被迫迎敌,那么一面要与最强敌手惨烈厮杀,一面又要顾及五万移民,这是不可能做到的,必然会遭受巨大损失。此乃下下之策也。

    所以张郃急急赶到宕渠,发现此处极利于防守御敌,就连忙督促移民百姓修筑工事要塞。准备与张飞军对峙。

    宕渠之战,尽管史书有相当详细地记载,三国演义也有十分生动的描写,(三国演义的文学性描写,与真正历史记载相去甚远。)但是现在许多人却仍然感到一头雾水,不能理解。

    这是因为现在许多人对宕渠的独特的地理地形不了解。

    现在我们就来把宕渠的地理形势作一个介绍。

    宕渠,在现在的四川渠县东北。这里渠江的流向是由东北流向西南。

    渠江的流向,在遇到八蒙山(八蒙山是由连绵不断的八座山头组成,最前面最北面的那一座山头叫蒙头)的挡路之后,渠江流了个相当标准的“欧米咖”字母形,然后又转回到八蒙山的背后另一面,继续向西南方向流去。

    从空中俯视,渠江的流向就像一瓶xo酒,而瓶塞就是八蒙山(八蒙山也作八濛山)。

    瓶塞的最窄处,大约只有四百米。而瓶塞到瓶底则有三公里。

    临时爆发了战事时,这个酒瓶很可以当成一个天然的城池来防御。

    瓶中底部部分可以容纳五万移民,而张郃利用充足的粮食(由五万移民提供),充足的劳力(由五万移民提供),在蒙头迅速地修筑起坚固的工事。

    张郃的一半部队(一万人)坚守着蒙头北面要塞,准备抵御来犯之敌(张飞军)的进攻。

    张郃的另一半部队(一万人)则在八蒙山南面(瓶塞底,瓶中部)筑营(这里的地名是不是叫荡石?)。这支部队一面负责管理监视五万在瓶中的移民,一面随时准备在战事危机时增援北面的蒙头要塞。

    特别要指出,张郃的北营(蒙头)与南营(瓶中,荡石?)是有一条山路可通,这条山路崎岖险要,只容一人行走,而且在雨天,许多路段是需要用爬行的。

    宕渠去曹操控制的汉中南郑六百余里,南郑在宕渠的正北方。

    而宕渠去蜀汉控制的阆中二百五十多里,阆中在宕渠的西北方。

    我们应该指出,当张飞军一万人在宕渠截住张郃军二万人时(当然还有五万移民),张郃如果要决心拼命夺路而去,这时是完全可以冲过去的。但是这样的突围,张郃军必然会被张飞军追击,遭受损失,特别是五万移民,在乱战之中,必然会逃散一部分,甚至大部分,或者是全部移民。

    然而好胜心强的张郃,不愿意前功尽弃,他想完整地押回五万移民。于是张郃就把五万移民装在宕渠这个瓶底里,在蒙头修筑了坚固的工事,抵御张飞的进攻。

    同时,张郃立即派出斥候,向阳平关夏侯渊禀报,说自己已经拖住了张飞军一万人,张飞仅仅只有一万人!请求夏侯渊立即出兵,来围歼张飞军,自己则率宕渠军来个中心开花,里应外合,就可以彻底消灭张飞军,取得一个大胜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