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老爹名字叫李福林,1919年2月25日(农历正月二十五)出生于辽东大梨花甸子王家堡子一户贫苦农民家里,父母都是憨厚朴实的农民,除了种地,还养牛牧马,放养柞蚕等。

    当年闯关东,老爹的爷爷奶奶,也就是我的太爷太奶,一副扁担担着两个儿子,跋涉千里,几经辗转来到了这里,从此扎根发芽。刚开始的时候靠给大户人家抗活打工,一点点积攒一点家底,买田置地,日子一天一天的好起来,等到老爹出生的时候,在这十里八沟的,那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小富之家了。

    在这里,不得不说的就是放养柞蚕,这上下十里八村的都说:梨花甸子老李家,那是靠饽罗叶发的家。

    饽罗叶是什么?其实就是柞树叶子。以前当地家家都吃的饽罗叶饼子,就是用这种叶子包的,把发酵适当的面食用这种叶子包裹之后放到锅里蒸熟,食用时去掉叶子,饼子上会留下很美丽c很清晰的树叶网络图案,同时柞树叶那种清香也会沁入到饼子中。记得我小时候,每当吃饽罗叶饼子之前,总得先看看饼子上的图案,欣赏之后,再闻闻它的清香,然后再吃饼子,每次看每次闻,都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惊叹大自然这么精美的设计与神奇。

    饽罗叶还有一种用途,那就是放蚕,饽罗叶就是柞蚕的饲料。蚕的幼虫吃饽罗叶一点点长大,再吐丝做茧的。

    一说到放蚕,话就长了,当年有那么一句话:一年放把蚕,全家吃三年。看得出来,放蚕利润还是非常丰厚的。然而,利润如此丰厚,那不是家家都抢着放蚕了吗?也不是这样的,温度c湿度,等等,再加上山鸟虫蛇损耗,哪一样都得管理好,否则,不但挣不到钱,还要赔了老本。用现在的话来说,那不是哥你想干就能干的,那也是个技术工种,是需要有证书的。放完一季蚕,赔个精光,血本无归的人大有人在。

    这都是题外话,而真正让老爹技艺大涨的,是通过放蚕练就的几个本领:打枪,投掷,弹弓。当然啦,闻味知草,看鸟知音,等等,这些都是小技巧,那都不是啥高难度的事。

    等老爹长到五六岁,每到放蚕季节就跟着大人天天到蚕场上赶鸟看虫的,人小力薄的,看飞鸟来了,呼喊吓唬,投掷石块等等。老爹的老爹,也就是我爷爷还专门给他做了一把弹弓,用来击打飞鸟。天长日久,他弹弓的准确率越来越高。其实,驱赶飞鸟还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用枪打。这种枪,当地人都叫它:来火杆子。装上火药,再装上枪沙,四五十米外有鸟,一打一个准,因为它的子弹不是一个,而是一把金属小颗粒,就像一把沙子,总有五六十颗,射击面是个扇形,而不是一个点。头几年,老爹岁数小,还拿不动枪,更别说打枪了,等七八岁之后,他就逐渐学打枪。到十岁以后,打枪的水平已经很高了。他还有一个哥哥,酷爱打猎,一到冬天,上山狩猎,收获颇丰。他也时常跟着,也学会了做来火杆子的铅弹。所谓铅弹,就是用锡,铅等金属,加热融化成一个个小铁球,储存备用。每次打猎时,先装好火药,再把铅弹装进枪管里,每次装一颗。这样,就像现在步枪一样,极大的增加了射程,只要火药装的适量,可以有效射击三四百米。

    到七八岁时,家里家境尚可,有一个远房亲戚,经常闯南走北的,就对老爹的老爹说,应该让孩子读书,要不将来就是睁眼瞎。老爹的老爹想想也是,就让老爹去读书。当时,梨花甸子没有学校,只是三十多里外有一个学校,但是,上学行,就是没地方住。好在老爹姑父的妹妹家就在学校对面,就只好将老爹寄宿在他们家。

    读了两年书之后,随着年龄的增大,接触的人多了,再加上走出原来的小山沟,见的世面多了,老爹的眼界逐渐打开了。就有很多疑惑不明白:日本人为什么可以在中国土地上杀人放火?为什么不把中国土地上的日本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