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两年后的一天,一辆崭新的依维柯来到黑竹沟边上一个叫斯和的小镇,给就本来见识不多的乡民们得以新奇。正直七月,村民们的围观仿佛给本就火热的街道浇了一瓢滚烫的菜油,乡民们你一句我一句的一下就炸开了锅。

    不一会,车就来到了镇上唯一像样一点的板房前。几间板房占地大概有一个半篮球场那么大,四周为土墙或竹笆墙,上覆木板,用石压住,房门两侧的墙上用红漆写着“斯和镇人民政府”。相比较周围屋顶覆瓦c竹c草c树枝的板房算是比较现代的了。

    此时政府门口正有一堆穿着比较正式的人在迎接。车停稳后,从车里下来十来个个人,有老有少,有男有女,看模样应该都是学校的师生。看到车上的人下来,一名肤色黝黑,头发有些斑白,身材微胖c有些佝偻,像彝族长者打扮的中年人主动迎了上来,“请问哪位是林教授,我是斯和镇的党高官,比托。”

    “比托书记,您好,我是林建国,这次麻烦你们了!”此时车上下来一名中年男人和比托书记的手握在一起。只见中年男人有着一头精干的黑色短发,看起来很精神,身材健硕,一副金属的黑边的眼镜架在鼻梁上,看年纪不到40岁。

    看到眼前的中年男子完全不像上级通知里的岁数,比托惊讶的说不出话来,“您就是林教授?听说您都快50了,怎么这么年轻?“

    听到比托书记的称赞,林教授笑了笑,“您夸奖了,我建国那一年的,所以叫林建国,今年都48了,不年轻了。”

    听到林教授中气十足的声音,“哎!我也是49年的,感觉身体不如您!”比托书记懊恼的说道。

    “谁说的,您也不显老,年轻着呢。”虽然林教授这么说,但在大家眼里城里来的林教授明显要年轻很多。

    “您可是四川大学生物学的教授,还留过洋,喝过洋墨水,我可比不了!”比托书记有些羡慕。

    本来还想再寒暄两句,但是看到大家都在站在门口,比托书记礼节性的坐做了个请的手势,说到“大家都进来吧”,我们准备了特有的甜米酒招待大家。

    “老陈,你和小李看着把勘探设备先拿下车。”林教授作为此次勘探队的队长,向着队伍中的两人说道。

    “好嘞!”老陈也是一名40多岁的大高个子,精明干练。小李则是不到30岁的精瘦青年,两人很快把勘探设备就卸下了车归拢好。

    彝族同胞是热情好客的,刚刚在政府的会客食堂就坐,热气腾腾的牛羊肉和各种彝族特色菜肴就端了上来。

    比托书记说了几句祝福的话语后就正式开席了,热情的主人和远道而来的客人相处的十分融洽,推杯换盏,觥筹交错,几杯米酒下肚,寒暄了一会后,谈话才进入正题。

    “比托书记啊,我们森林勘探队这次来可是带了任务的,上级想把咱们黑竹沟发展成景区,就像九寨沟一样,所以派我们来打个前站。而且我还有个私人目的,您知道我是学生物的,听说黑竹沟有许多珍惜的动植物,如果有幸,能见见世面就再好不过了!”

    听了林教授的话,比托书记兴奋异常,他去九寨考察过,托国家政策的红利,九寨居民都奔小康了,斯和却还是当地著名的贫困镇,如果能带领群众脱贫,那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虽是三巡酒过,可米酒毕竟是米酒,没有什么度数。微醺的比托书记突然好像想起了什么,脸上出现犯难的神情。“好是好,但是我们黑竹沟这个地方危险啊。”看着大家疑惑的眼神。比托书记便为大家开始解释。原来黑竹沟虽然景色迷人c物产丰富,但却是当地人自祖上开始便口口相传的禁地,发生过许多匪夷所思的神秘事件。

    一是“死亡之谷”的传说。现在斯和镇原名叫斯豁,彝语为“打摆子而死“之意。1950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