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置办一个粥摊的想法便在禾麦的脑袋里成了形,等禾麦将自己的想法与六郎说了,六郎也不禁拍手赞同,“粥摊?这的确是个好主意!”
喝过禾麦煮的粥的那些人,几乎没有一个不对她这手艺夸赞的。而喝过禾麦的粥,也没有一个不惦记着的。
或许做旁的饭菜之类,禾麦比不上酒楼的大厨。可在做粥水上,六郎对禾麦信心十足。
“不过,粥这东西分冷热,也分口味。现下秋老虎都过去了,这凉粥是做不得了。可若是做热粥的话,保存便是一件难事儿,携带过去,怕是也有些麻烦的。”禾麦道。
六郎沉吟了一下,说:“其实也好办。前两天我带回来的那颗槐木还剩许多料子,刚好能打两只木桶的。我先给你做四只小木桶,咱们前期先试试,若是客人多,我再给你打几只大木桶!”
“好!”禾麦认真的点头,“料子可还够做几只汤勺的?”
“够,我一并做了便是!”六郎爽利的答应。
六郎拿回来的这块槐木是新槐,不同于那些陈年旧木,这块木还带着淡淡的清香味。
他本打算给禾麦做一只大澡盆的,谁知料子还剩下这么多。这块木用来做灶房里的器具实在合适不过,而六郎的手艺又精巧的很,比外面杂货铺买的那些木桶要结实,也美观许多。
六郎粗略估计了一下,眼下两人的计划才刚刚成型,若是要等到器具准备齐全、位子定好,再去将手续都签下来,怎么也要两三个月之后了。
那时候已经进了深冬,那寒冬腊月路上寸步难行,更别提带着几只粥桶上路了,那时就算有牛车怕是也不顶什么用了,粥水不从桶里滑出来才怪。
是以,他便和禾麦商量着,等来年开春,冰雪融化,万物复苏的时候,再将这粥摊置办起来,到时候,出行回家也方便不是?
禾麦倒是好说话的很,登时便同意了。
她也是觉得六郎说的的确是个问题。
天冷路难行,何况他们还属于初出茅庐的“徒弟”,对出摊的注意事项及窍门之类所掌握的甚少。
若要干,就得好好干,一步一个脚印的来,脚踏实地的走,这样,才能少走弯路不是!
是以,两人便这般悄无声息的开始了出粥摊之前的一些准备事项及那些器具用品,不急,不慌,不燥。
在深秋的脚步即将停歇,这一年即将步入初冬的时候,小青村又发生了一件人人津津乐道的事儿。
赵氏和芳碧田打起来了。
打起来不算,俩人还都将林长喜骂了一顿。
距离赵氏掉河被泡一天一宿已经过去了将近两个月,这婆娘忍痛如割肉般的从“黑心郎中”徐姜处买来了金疮药之后,身上的一层皮果然复原的不见一点伤痕,伤势好的很快。
而赵氏好起来,第一件做的事儿便是寻仇。
林长喜已经有一阵子没回家了,赵氏都是被娘家的人照顾着。
是以,芳碧田没料到赵氏好的这么快,能风风火火的集齐了一大群娘家人,来她家“报仇”。
赵氏让娘家人将芳碧田家的前后门给围上了,自己则怒气汹汹的去敲她家的大门。
她来的这一天,芳碧田早上刚把儿子长新给送走,刚回来困唧唧的准备来个回笼觉,可谁知能被人堵到了家里,看到来人是赵氏带着一群人之后,便有些慌了。
不过,芳碧田到底是在小青村碎嘴的闯荡了多年的婆娘。她能在小青村嚼舌根这么多年却没挨过揍,那也是有些能耐的。
眼看着赵氏带的那些人快要把她家的门踹开冲进来了,芳碧田咬咬牙上了房顶。
赵氏进屋一搜罗,没见到人,刚要开砸,就看芳碧田在房顶上喊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