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连绵数日的闷热终于在立秋的前一天逼出了一场持续数日的大雨,那雨生在夏末,却似是春风送来,可以融化冬末的冰雪。就着大雨送来的徐徐秋风,我一大早便登上琼琚殿的制高点,眺望着远方。

    “你看了一大早了,在看什么?”刘揖踏上栏杆,纳闷地看着我所注视的方向,欺到我面前问。

    我并不愿开口搭理他,手抬起,指着远处气宇轩昂,鳞次栉比处,眼露酸涩。

    “那不是皇宫么?”他念着。然后点头说:“哦,我知道了,你想进宫去见你正经的弟弟是么?”

    终究非我族类,这异类怎知我心中所思所想。于外人,那是皇宫,于追名逐利之徒是天地间第一富贵快活之地,于淡泊名利之人而言不过是个充斥人间黑暗面的金丝笼。而于我,那是我自小成长的地方,是我的根我的家,那里充满了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回忆,如今想来,那每一分每一帧都与母亲有关。她一生都困在这巨大的牢笼里,俨然是皇宫那巍峨庄严化成的一道柔弱清丽的影子,而我如今已许久不曾见过,或许在那我可以再见到母亲的笑脸,捕捉到她那熟悉的气息。

    雨雾中的蓬莱殿如同披上了一层灰纱,在太液池的衬托下显露惯有的遗世独立之风姿,与远处巨人般的甘露殿相比,它是个十足的少女,现雨势虽小却仍显弱不禁风,此刻她这般梨花带雨的怎能不惹得我心酸难过。这里承载了我在随园之前所有的记忆,于我的意义不在随园之下,从与母亲有关的角度来说远甚于随园。

    蓬莱殿一贯是清幽安谧的。自母亲故去,侍候的宫人悉数撤走之后更加的孤寂,此刻因为我的到来些许有了生气,连我的脚步声都得到她热烈连绵的回应,杏红帷幔随着大门的敞开,在清凉的风中婀娜起舞,青铜编钟那悦耳的声音不时为它附和一二。案台上,太宗皇帝手抄本《论语》《道德经》等典籍还整整齐齐地叠放在烛台边,彷佛只要点上蜡烛,母亲就会坐下来认真品读。

    “你这是何必呢?”刘揖坐在房梁上,低头看着我,“你再怎么追忆,你妈妈都不会再回来,你再来这里不过是徒增烦恼伤感而已。”

    “你非我类,人类的情感你怎么会了解。”我刻薄地讽刺。

    “我是异类没错,但也是人变的。”他跳到我面前,“你经历过的事,我也经历过。”

    他说的确实是事实,刘揖的确曾经也是人类,他活了这么久,想必是经历过身边的人一个个老去,死去。我忽然好奇起来,问:“刘揖,你的母亲是个怎样的人?”

    “咦?”他不解地看着我。

    “你活了这么久,你可曾亲眼见过自己的妈妈?”

    他低着头,说:“这你可是问倒我了,我的母亲在汉宫是个没有名分的普通宫女,我一出生就死了。”他脸有落寞,令我心生怜惜。

    “那么,你其他的亲人呢?你的父亲,你的哥哥们?”

    “过了几百年,我早忘了。”他不耐地搪塞,但我看得出他眼中有一丝伤感。他显然有意避开我的话语,一跃跳到屏风之后。

    “这画上的美人儿,应该就是你的母亲吧?”

    我跟随着他的声音,走到他身边。那比我还高的画我再熟悉不过,画框中万花簇拥之下的人就是我的母亲。

    “这画,是贞观十二年春天父亲亲手画的,那年皇宫里万花齐开,蓬莱殿的花儿更是开得比哪儿都娇艳,母亲把宫人们齐齐叫来共赏美景。”

    “她的确很美。与你相比我就差远了,连自己妈妈的样子都不知道。”他嬉笑着自嘲。“这个人是谁?”

    我看着他手指着的地方,努力回想了一下,记忆似乎打开了一个尘封的盒子,“她,一个在宫里默默无闻的女子,算得上是我的远亲。”

    “远亲?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