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那位伟大帝王,已经登基十年了。自大离建设以来,各处武道大学的开办,让越来越多的武者进入各地府衙或者教育机构。大离有此为根基,国祚也越发的绵长了。

    新出来的学子,即是农民出身,有悯农之心。又掌握着成体系的知识,无论是做官还是做老师,都是极好的。

    至于大规模兵团建设,虽然在坚持了几年之后,还是因为各种原因政策破产。不过在皇帝改用包产到户之后,天下倒也没有大的动荡。反而各地赞颂之声,越发的广大起来了。

    基础医疗的推行,让百姓的平均寿命都达到了七十岁。而且太医院的最新推出的疫苗技术,也让百姓少了几分担心与恐惧。

    大离各处,多有用这位伟大陛下的画像,放在床头,辟邪镇魔,改善风水的。

    元制平静地照例翻阅着奏折。原本乌黑的长发,也隐约有几根白丝。作为武道三十重天的强者,元制怎么可能会长出白发。便是他耗尽体力,去闲而无事炸几座小岛,也不会伤的分毫。

    可是治国与这些事完全不同。若是凡事模糊一些,妥协一点,元制便不会这么累了。每天处理着神州各地的奏折,元制甚至连过去十几年习惯的每日的修炼时间都要剥夺。

    强大的修为或许能让他一直不食不睡,但是一直耗费心力,去揣摩每一个人的想法,保证在打压他们无谓谋划的同时,还要合理地推行政策。元制每天的工作量,比过往任何一个封建帝王的工作高上三倍不止。

    元制不信任任何人,所以他不会将这些权力,分给那些旧时代遗留下来的反动派。

    不过武道大学里面出来的一些学子,倒是让元制比较信任。毕竟是新时代成长的人,对这个世界会抱有更大的爱意。

    新组建的内阁有十位大学士,便是从这些学子之中选拔而来。大部分时候的政令,元制也会询问他们的意见。只要他们有五分之四的人都不认同元制的政令,元制便会重新考虑背后的关系,以及政令发出的影响。

    “单化,这今日的奏折之中,讲太医院的疫苗之法,在各地实行,颇有效果。太医院院长张启请求在各地医院推行疫苗接种,你怎么看。”元制把奏折递给一个年青人问道。

    单化看起来约莫三十多岁的样子,乃是天一武道大学第一届的毕业生。出来之后,先去边疆开发荒田三年,又调到东南发展渔猎三年,最近刚刚调回京城,入了内阁,担任大学士。

    开发荒田之时,亩产每每有捷报。发展渔猎之时,渔民也能卖鱼到全国各地,不愁生计。因此,元制才将他调动到内阁之中,担任大学士。

    单化双手接过奏折之后,仔细翻看,皱着眉头,良久,道:“这疫苗之法,的确不错。不过,要全面推行,全国各地的疫苗作坊建在何处,可有那么多的专业医师,专业技工,原材料供应是否能紧跟。

    微臣对医疗之事,并非精通,只是在边疆与东南之时,稍有涉猎。一个好的医生,到底是少数。但是一个专业的能够照着方子抓药,能够通过现象判断基本病症的医生,还是不少的。

    只是这些医生,做事教条,简单的普通病症还行。一旦略有复杂,稍许判断的病症,便无从下手。还得去请教那些真正的好医生。

    如果要全面普及推行疫苗,那么如何使用疫苗,如何将那些行医教条的医生再教育,又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臣私以为,疫苗之法,虽是好法,但却不能随便推行,要多方准备。待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方能够全面施行。若是太过冒进,恐会适得其反。”

    元制笑着看向单化,只是觉得他的确是个值得培养的年青人:“你说的不错。这疫苗本身技术已经成熟。但是除了疫苗之外,几乎什么也没有成熟。

    太医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