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赧水河,从南向北,给红丘陵披上一条洁白的飘带。穿山过峡,迤逦而来。在双江口与夫荑河汇合,注入资江。然后滔滔向北,集齐湘省四水,把洞庭湖的肚皮撑成了八百里的浩瀚。

    赧水河与夫荑河夹杂着一列列红色的丘陵,大小不一,高矮不等。丘陵上长满了油茶树。树叶四季碧绿,树下一片荫凉。每到初冬,艳丽的阳光下,蓝天白云衬托着油茶树披着的一层洁白的轻纱,一朵朵洁白如玉的茶花中,嵌镶着闪烁金色光芒的蕊。蜜蜂蕊中酿蜜,蝴蝶树下穿梭。红丘陵的人们用勤劳和汗水描绘出一幅幅吸人眼球的油画,作为回报,奉献给哺育他们的大自然。

    狮岭就是矗立于其中的一列红色的丘陵,绵延百十公里,最高的海拔六百九十八米,狮岭的前方有一红色的丘陵,浑圆如球,当地人称它为绣球山。依山形,人们把这里称为狮子滚绣球。狮岭的东南方,有一圆锥形的山,高出狮岭一百多米,远远看去,似一根旗杆插在赧水河与狮岭之间,人们把它叫做旗杆山。

    听老人说,这里是狮子滚绣球,又有旗杆采集天地之气,占天地风水,自明朝开始,代代出文人,地方志上记载,进士,举人,乡贡及有名的诗人就有二十多人。近代,国家羸弱,外敌欺凌,这里虽然贫穷,但也出了好几个爱国诗人。著名的爱莲学院,是从这红丘陵走出的爱国诗人所创。被誉为南方抗大的塘田战时讲学院,也是这红丘陵哺育出来的历史学家c爱国诗人吕振羽创建并主讲。

    赧水和夫荑水堆积了红丘陵,用她的哺育着两岸数十万红丘陵的山民。数百年积淀的深厚的文化底蕴,把这里的人们熏陶得善良c勤恳,好学c上进。

    陈志民就是深受红丘陵文化熏陶出来的好学上进的子民。他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出生在狮岭山下的村庄里,小时候,老人们讲述这一带诗人的故事时,他听得入神入境,尤其对简昌鳞主持广东乡试的故事,在他幼稚的脑海里,连细节都记得清晰。

    儿童们月下游戏时,他就模仿简昌鳞,用一根竹杆,挂一片蒲扇,考问同龄的儿童。

    五岁时,他随哥哥姐姐去学校玩耍,竟没让父母知道,偷偷地在招考一年级新生的老师那里报了名。老师考他十以内加减和十以内汉字,他不假思索地答出c认出,老师问他,这么小为何就想读书,他说他要考大学。这在那时连初中生都微乎其微的红丘陵山村,无异于响起了一声惊雷。老师们用惊奇的目光,看着眼前这个穿开裆裤的小男孩,伸出大拇指,夸赞他小小年纪,有志向,聪明好学,是可造的人才。老师请示校长,校长批准,破格招收这个不到学龄的儿童入校。

    家里兄弟姐妹众多,拿不出学费,父亲只同意比他大五岁的姐姐上学,好说歹说,把他拉离了学校。直到八岁,他才如愿进了课堂。

    一旦如愿以尝,他读书近似疯狂,早晨c下午看牛,手里都捧着一本书。二c三年级时,课外就常常拿了哥哥c姐姐们读过的书,囫囵吞枣地读。不认识的字,就查字典,问老师。三年级时,学校高年级举行千字文竞赛,他报名参加,竞获得了第一名。

    小学五年级后的几年里,学校常常停课,陈志民十分沮丧,纳闷,彷徨。幸好家里有哥哥读过的语文c历史c地理课本,一个人坐在教室里读。后来,哥哥从就读的县一中,捡回了欲当作毒草烧掉的两大担书,放到离一中不远的大姐家里藏起,然后掖掖藏藏地带回家。这下子,陈志民欣喜若狂,如饥似渴地沉迷于这一大堆书里。看牛捧着书,吃饭也捧着书,就连上厕所,手里也拿着一本书。人家问他,他答:“我要读书,要考大学。“

    这堆书里,有古代四大名著,《儒林外史》c《官场现形记》c《聊斋志异》,还有近代著名作家鲁迅c郭沫若c沈从文c老舍c赵树理的作品。那年春节,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